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中型单层工业厂房基础地面下有3.5m厚的湿陷性黄土,宜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 )。

A.砂石换填
B.深层搅拌
C.灰土换填
D.灰土挤密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P53-55
灰土地基是将基础底面下要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合,分层回填穷实或压实而成。灰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性和抗渗性,施工工艺简单,费用较低,是一种应用广泛、经济、实用的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还可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更多 “某中型单层工业厂房基础地面下有3.5m厚的湿陷性黄土,宜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 )。A.砂石换填 B.深层搅拌 C.灰土换填 D.灰土挤密柱” 相关考题
考题 以下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前,应采用素土或石灰土填平并压实 B.土料宜采用塑性指数为6的不含有机质的黏质土,土块粒径宜不大于15mm C.冲击碾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冲压处理的施工长度应不小于200m D.地基土的含水率宜控制在8%~24%之间 E.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深度在12m之内时,宜采用沉管法成孔

考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基础开挖深度为10m,地下水位线处于地面以下12m,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其较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采用()。A、砂桩B、粉喷桩C、旋喷桩D、灰土桩

考题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 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 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考题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但应采取相应措施,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是正确的?(  ) A、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 B、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 C、Ⅲ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检漏防水措施 D、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

考题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考题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 (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 (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考题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 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 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 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考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的场地地基为(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没备基础地基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考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考题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下图,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值?()

考题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A.936 B.1245 C.1328 D.1592

考题 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区,构造物地基常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考题 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

考题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考题 简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考题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

考题 某中型单层工业厂房基础地面下有3.5m厚的湿陷性黄土,宜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A、砂石换填B、深层搅拌C、灰土换填D、灰土挤密柱

考题 多选题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考题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 )中的场地地基。A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C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考题 多选题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考题 问答题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区,构造物地基常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考题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ϕ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2010年真题]A 936B 1245C 1328D 1592

考题 多选题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基础B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单层建筑物可不处理地基C乙、丙类建筑物可不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D丁类建筑物可不作地基处理,但宜按土的不同湿陷程度采取基本防水和适当的结构措施

考题 单选题某中型单层工业厂房基础地面下有3.5m厚的湿陷性黄土,宜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A 砂石换填B 深层搅拌C 灰土换填D 灰土挤密柱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可按一般地区进行设计B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可不采取消除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应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和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C 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D 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将基础下湿陷起始压力小于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的所有土层进行处理或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考题 问答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简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考题 单选题某多层工业厂房基础开挖深度为10m,地下水位线处于地面以下12m,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其较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采用( )。A 砂桩B 粉喷桩C 旋喷桩D 灰土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