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公司承建一项道路改扩建工程,长3.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机动车道层面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管线多,待拆改移。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施工。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下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施工期间,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增加3个接顺路口,结构与新建道路相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以增加的工作量作为合同变更调整费用的计算依据。
<1> 、本工程施工部署应考虑哪些特点?
<2> 、简述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整体思路。
<3> 、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4> 、接顺路口增加的工作量部分应如何计量计价?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 、(1)多专业工程交错,综合施工,需与多方配合协调,施工组织难度大;
(2)于城市交通、市民生活相互干扰;
(3)地上、地下障碍物拆迁量大,影响施工部署;
(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
<2> 、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总体思路:
(1)应首先争取交通分流,减少施工压力;
(2)以现况道路作为社会交通便线,施工新建半幅路;
(3)以新建半幅道路作为社会交通便线,施工现况道路的管线、路面结构。
<3> 、(1)质量隐患有:
1)中面层清理不到位,会导致中面层与表面层不能紧密粘结的质量隐患;
2)沥青面层施工气温低,会导致表面层沥青脆化的质量隐患(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温度应高于5℃)。
(2)应采取措施
1)加强对中面层的保护与清理,保证粘层油的施工质量;
2)选择温度高的时间段施工,材料采取保温措施,摊铺碾压安排紧凑。
<4> 、合同有约定时按约定处理,合同未约定时,增加部分应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计量,单价采用清单中的综合单价计价,计算出调整增加的工程费用。
更多 “某公司承建一项道路改扩建工程,长3.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机动车道层面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管线多,待拆改移。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施工。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下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施工期间,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增加3个接顺路口,结构与新建道路相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以增加的工作量作为合同变更调整费用的计算依据。 <1> 、本工程施工部署应考虑哪些特点? <2> 、简述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整体思路。 <3> 、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4> 、接顺路口增加的工作量部分应如何计量计价?”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分项工程中,属于本工程沥青面层的有()。 A、透层B、粘层C、封层D、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考题 厂拌热再生的适用场合: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经铣刨、挖除下来的沥青层材料的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和维修养护工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下列有关埋地工程管线布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B.电信电缆、给水、燃气、污雨水排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 C.电信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力管缆在道路西侧或北侧 D.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考题 1.背景材料:某道路改建工程A 合同段,道路正东西走向,全长973.5m,车行道宽度15m,两边人行道各3m 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且向北,需新建DN800mm 雨水管道973m。新建路面结构为150mm 厚砾石砂垫层,350mm 厚二灰混合料基层,80m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厚SMA 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为5 月5 日,竣工日期为当年9 月30 日。合同要求施工期间维持半幅交通,工程施工时正值高温台风季节。 某道路公司中标该工程以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按规定获得批准后,开始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中绘制了以下的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图: 网络图中,雨水管施工时间已包含连接管和雨水口的施工时间;路基、垫层、基层施工时间中已包含旧路翻挖、砌筑路缘石的施工时间。 为保证SMA 改性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采用振动压路机,由低处向高处碾压,不得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2.问题: (1)指出本工程总体施工网络图计划中的关键线路。 (2)将本工程总体施工网络计划改成横道图,横道图格式如下。 (3)根据总体施工网络图,指出可采用流水施工压缩工期的分项工程。 (4)补全本工程SMA 改性沥青面层碾压施工要求。

考题 下列关于粘层适用条件说法错误的( )。 A.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 B.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 C.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D.各种基层上加铺沥青层

考题 (五)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包含一段长2400m 的新建道路工程、2200m 的旧路改扩建工程、拆除过街天桥一座,新建立交桥一座及道路下的管线改造工程。该工程的旧路改扩建工程横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旧路改扩建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周围为老旧生活小区,地下管网密集复杂,交通量大。项目部在现场调查、踏勘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部署,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交通导行方案,项目部确定的施工顺序为:道路中央围挡,半幅通行→DN100 给水管施工→DN500 污水管道施工→半幅机动车道施工→非机动车道施工→人行道施工→剩余半幅机动车道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和导行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施工。 问题: 1.本工程项目施工部署具有哪些特点? 2.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交通导行方案的审批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的施工顺序不合理,请写出合理的施工顺序。 4.地下管线施工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5.地下管线沟槽底部开挖宽度应如何确定? 6.请写出图中A 和B 结构的名称?

考题 道路施工中的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是指( )。A.按设计分层浇洒沥青及撒铺矿料并碾压形成路面面层 B.用机械方法将冷料热油拌和、摊铺并压实形成路面面层 C.用专用设备将混合料热铺热压成形面面层 D.用热沥青热铺面层

考题 下列沥青路面类型中,适合各类道路路面的是()A.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B.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C.沥青贯入式面层 D.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E.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考题 根据《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7-2013),道路面层中沥青混凝土项目的工作内容应该包括的是( )。A.清理下承面 B.拌合、运输 C.铺垫层 D.摊铺、整形 E.压实

考题 沥青面层可由单层、双层或三层沥青混合料组成,下列关于各层混合料选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沥青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B.中粒式及细粒式用于上层 C.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 D.砂粒式仅适用于通行行人的路面工程 E.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考题 某公司中标修建城市新建道路工程,全长5km,双向六车道,其结构从下至上为20cm厚12%石灰土底基层,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 该新建道路采用的路面属于( )。A.刚性路面 B.半刚性路面 C.柔性路面 D.透水性路面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工程内包括:(1)在原有道路两侧各增设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在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新增一条长800m、直径为DN500mm的雨水主管道,雨水口连接支管口径为DN300mm,管材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胶圈柔性接口,主管道两端接入现状检查井,管底埋深为4m,雨水口连接管位于道路基层内;(3)在原有机动车道上加铺厚5cm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横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 施工范围内土质以硬塑粉质黏土为主,土质均匀,无地下水。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为雨水主管道施工;第二阶段为两侧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施工;第三阶段为原机动车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编制了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有: (1)为确保道路正常通行及文明施工要求,根据三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在图1中A、B、C、D、E、F所示的6个节点上分别设置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围挡; (2)主管道沟槽开挖自东向西按井段逐段进行,拟定的槽底宽度为1600mm、南北两侧的边坡坡度分别为1:0.50和1:0.67,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底;回用土存放在沟槽北侧,南侧设置管材存放区,弃土运至指定存土场地。 (3)原机动车道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安排在两侧非机动车道施工完成并导入社会交通后,整幅分段施工。加铺前对旧机动车道面层进行铣刨、裂缝处理、井盖高度提升、清扫、喷洒(刷)粘层油等准备工作。 【问题】 1.本工程雨水口连接支管施工应有哪些技术要求 2.用图1所示中的节点代号,分别写出三个施工阶段设置围挡的区间。 3.写出确定主管道沟槽底开挖宽度及两侧槽壁放坡坡度的依据。 4.现场土方存放与运输时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5.加铺改性沥青面层施工时,应在哪些部位喷洒(刷)粘层油

考题 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1.99km,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6条机动车道,机非分行,道路结构为:15cm沥青混凝土面层,48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工期为当年的2月至9月。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5m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程。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问题:1.针对该工程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2.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

考题 某公司承建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工程内包括:①在原有道路两侧各增设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②在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新增一条长800m直径为DN500mm的雨水主管道,雨水口连接支管口径为DN300mm,管材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xx圈柔性接口,主管道内连接现有检查井,管道埋深为4m,雨水口连接管位于道路xxx内;③在原有机动车道上加铺厚50mm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道路横断面布置如图3所示。 施工范围内土质以硬塑粉质粘土为主,土质均匀,无地下水。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为雨水主管道施工;第二阶段为两侧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施工;第三阶段为原机动车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编制了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有: (1)为确保道路正常通行及文明施工要求,根据三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在图3中A、B、C、D、E、F所示的6个节点上分别设置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围挡; (2)主管道沟槽开挖由东向西按井段逐段进行,拟定的槽底宽度为1600mm、南北两侧的边坡坡度分别为1:0.50和1:0.67,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底;回用土存放在沟槽北侧,南侧设置管材存放区,弃土运至指定存土场地。 (3)原机动车道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安排在两侧非机动车道施工完成并导入社会交通后,整幅分段施工。加铺前对旧机动车道面层进行铣刨、裂缝处理、井盖高度提升、清扫、喷洒(刷)粘层油等准备工作。 、本工程雨水口连接支管施工应有哪些技术要求? 、见图3所示中的节点代号,分别指出各个施工阶段设置围挡的区间。 、写出确定主管道沟槽开挖宽度及两侧槽壁放坡坡度的依据。 、现场土方存放与运输时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加铺改性沥青面层施工时,应在哪些部位喷洒(刷)粘层油?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道路改扩建工程,长3.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加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管线多,待拆、改、修。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分析了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对项目施工进行了综合部署。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底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施工期间,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增加了3个接顺路口,结构与新建道路相同。路口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以增加的工作量作为合同变更调整费用的计算依据。 问题: 1.本工程施工部署应考虑哪些特点? 2.简述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整体思路。 3.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4.接顺路口增加的工作量部分应如何计量计价?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次干路的改扩建工程,长1.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加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下行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在下行车道下面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管线多,待改接至新建下行机动车道内。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分析了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对项目施工进行了综合部署。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组织措施,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底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问题: 1.本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时应考虑哪些工程特点 2.简述本工程交通组织措施的整体思路。 3.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 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考题 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

考题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后,方可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方可开放交通。 考点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A、70℃B、60℃C、50℃D、65℃

考题 某工程公司中标承建城北公园的环湖路工程项目,道路总长8.5km,采用沥青混合料面层整体路面结构;路两侧需移植150棵银杏和水杉。为满足游园活动需要,合同工期约定严格。项目部组织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园路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环保措施等。 为保证进度,项目部拿到设计院提供的施工设计图后即开始分段施工。施工过程受到游人抱怨。工程竣工验收前,项目部请城建档案馆预验收工程资料时,发现资料不齐全,未通过预验收。 项目部开工做法存在哪些问题?

考题 某新建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招标文件规定该工程预留金800万元,则该费用应填入()。A、工程项目总价表B、单项工程费汇总表C、单位工程费汇总表D、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

考题 市政道路工程中铺砌式面层子分部工程可划为()和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分项工程。A、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B、沥青贯入式面层C、沥青表面处治面层D、料石面层

考题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单价合同,完工结算时必须以()作为计价依据。A、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B、符合设计要求的实际完成工程量C、承包人计量的工程量D、发包人计量的工程量

考题 单选题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摊铺方法为()。A 平衡梁法B 路拌法C 走线法

考题 多选题黏层的作用在于使上下沥青层或沥青层与构造物完全黏结成一个整体。下列情况应喷洒黏层沥青()。A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B双层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C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旧沥青路面层加铺筑沥青面层D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E在铺筑基层后,不能及时铺筑沥青面层,且须开放交通

考题 单选题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单价合同,完工结算时必须以()作为计价依据。A 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B 符合设计要求的实际完成工程量C 承包人计量的工程量D 发包人计量的工程量

考题 单选题《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后,方可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方可开放交通。 考点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A 70℃B 60℃C 50℃D 65℃

考题 多选题必须喷洒粘层沥青的情况有( )。A双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B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C二灰稳定基层上铺沥青混合料路面D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E路缘石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