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1.99km,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6条机动车道,机非分行,道路结构为:15cm沥青混凝土面层,48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工期为当年的2月至9月。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5m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程。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问题:1.针对该工程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2.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 .该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管线,现况路口交叉多,交通流量大,周围又是居民区。因此,项目经理部在进行现场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以此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 )根据施工现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以及水、电、热供应方便的地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及材料库房。(2 )施工区域现况地下管线复杂.涉及产权单位多,应事先走访沿线及配合单位,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如现况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等,与新建管线有矛盾,应协商解决。( 3 )拟建道路与多条现况道路相交或顺行,且部分道路车辆较多,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如社会交通便线和施工便线的设置、路口交通等,做到施工、居民出行两照顾,并注意施工与交通安全。(4 )配合业主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拆迁工作。
2.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基层质量控制:(1)严格控制路床施工质量,平整度、压实度的抽验合格率应达质量标准要求,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石灰粉煤灰砂砾进场时,需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材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级配符合要求,且无明显离析现象,外观不合格严禁使用。(3 )应掌握随输送随摊铺随碾压成活。( 4 )摊铺前,检查土基纵断高程、横坡、宽度以及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土基平整,如有缺陷及时修补。(5 )根据设计厚度基层分三层摊铺,每层厚度均为 16crn 。( 6 )碾压前检查其含水量,使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士 2 %范围内碾压。( 7 )注意养护期内的养护。禁止重型施工车辆通行。(8 )本工程施工时处于雨期,应充分考虑制定雨期施工措施。
3. 本工程中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应将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单位在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应对总包单位即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经理部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应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更多 “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1.99km,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6条机动车道,机非分行,道路结构为:15cm沥青混凝土面层,48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工期为当年的2月至9月。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5m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程。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问题:1.针对该工程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2.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 相关考题
考题 某项目部承建一城市主干路工程。该道路总长2. 6km,其中0K+550?1K+220穿过农田,地表存在0.5m的种植土。道路宽度为30m;路面结构为:20cm石灰稳定土底基层,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15cm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基为0. 5m?1. 0m的填土。 在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时,项目部排除了农田积水,在原状地表土上填方0.2m,并按大于或等于93%的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压实后达到设计路基标高。 底基层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项目部就地取土(包括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 基层施工时,因工期紧,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按一层摊铺,并用18t重型压路机一次性碾压成形。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正值雨期,项目部制订了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与气象部门、沥青拌和厂的联系,并根据雨天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供应计划;(2)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采取防雨措施。 1.指出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措施中的错误,请改正。 2.是否允许采用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说明理由。 3.该道路基层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沥青混凝土面层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全,请补充。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城市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中要求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   在基层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如下:   (1)选用的粉煤灰中SiO2、Al2O2和Fe2O3的总含量为60%。   (2)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相关的指标。   (3)混合料拌成后的平均堆放时间为30h。   (4)拌成后的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严格按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规定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某段道路的施工正赶上季节性的雨期。   问题: 1.指出基层施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2.对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3.通过配合比试验应确定哪些指标? 4.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外观检查的要求是怎样规定的?

考题 在道路平面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哪些信息( )。A.道路的起伏情况 B.现况地貌特征 C.地面各控制点高程 D.道路周边现况 E.建、构筑物的位置及层高

考题 某公司中标修建城市新建道路工程,全长5km,双向六车道,其结构从下至上为20cm厚12%石灰土底基层,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 根据案例描述,该新建道路属于城市( )。A.主干道 B.次干道 C.支路 D.厂区道路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城市主干路工程。该道路总长2.6km,其中OK+550~1K+220穿过农田,地表存在0.5m的种植土。道路宽度为30m,路面结构为:20cm石灰稳定土底基层,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15cm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基为0.5~1.Om的填土。在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时,项目部排除了农田积水,在原状地表土上填方0.2m,并按≥93%的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压实后达到设计路基标高。 底基层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项目部就地取土(包括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 基层施工时,因工期紧,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按一层摊铺,并用18t重型压路机一次性碾压成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正值雨期,项目部制定了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与气象部门、沥青拌合厂的联系,并根据雨天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供应计划:(2)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采取防雨措施。 【问题】 1.指出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措施中的错误,请改正。 2.是否允许采用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说明理由。 3.该道路基层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沥青混凝土面层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全,请补充。

考题 某公司承建一项道路改扩建工程,长3.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机动车道层面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管线多,待拆改移。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施工。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下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施工期间,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增加3个接顺路口,结构与新建道路相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以增加的工作量作为合同变更调整费用的计算依据。 <1> 、本工程施工部署应考虑哪些特点? <2> 、简述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整体思路。 <3> 、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4> 、接顺路口增加的工作量部分应如何计量计价?

考题 某城市主干道路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4cm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36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cm厚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81cm,线路长度1.98km,随路铺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的工期为当年5月16日至9月15日。 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管线施工遇地下障碍物,依据变更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试验员取沟槽挖方的暂存土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土进行轻型击实试验。3.为保障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h,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障基层的平整度。5.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工期拖延10d,后期增加人员和机械进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3d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 问题: 1.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审批程序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审批程序 2.底基层用土样试验标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标准. 3.二灰碎石的使用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碾压过程有哪些违规之处有什么主要危害 5.结合项目进度控制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考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有关规定的城市道路分类为()A: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B: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C: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D:疏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考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道路分类为( )。A.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B.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C.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D.疏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考题 背景 某项目部承建一城市主干路。该道路总长2.6km,其中0K+550~1K+220穿过农田,地表存在0.5m厚种植土。道路宽度为30m;路面结构为:20cm石灰稳定土底基层,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15cm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基为0.5m~1.0m厚的填土。在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施工时,项目部排除了农田积水,在原状地表土上填方0.2m,并按大于或等于93%的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压实后达到设计路基标高。底基层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项目部就地取土(包括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基层施工时,因工期紧,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按一层摊铺,并用18t重型压路机一次性碾压成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正值雨季,项目部制订了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与气象部门、沥青拌合厂的联系,并根据雨天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供应计划。(2)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采取防雨措施。 问题: 1.指出农田路段路基填土措施中的错误,请改正。 2.是否允许采用农田地表土作为石灰稳定土用土?说明理由。 3.该道路基层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沥青混凝土面层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全,请补充。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道路改扩建工程,长3.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加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管线多,待拆、改、修。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分析了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对项目施工进行了综合部署。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底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施工期间,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增加了3个接顺路口,结构与新建道路相同。路口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以增加的工作量作为合同变更调整费用的计算依据。 问题: 1.本工程施工部署应考虑哪些特点? 2.简述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整体思路。 3.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4.接顺路口增加的工作量部分应如何计量计价?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次干路的改扩建工程,长1.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加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下行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在下行车道下面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管线多,待改接至新建下行机动车道内。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分析了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对项目施工进行了综合部署。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组织措施,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底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问题: 1.本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时应考虑哪些工程特点 2.简述本工程交通组织措施的整体思路。 3.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 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考题 某城市主干道路扩建工程,线路长度1.98km,道路基层为36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0mm厚12%石灰土,1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碎石、砾石、煤矿石等的压碎值: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应大于20%。

考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有关规定的城市道路分类为()。A、主干路、次干路、支路B、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C、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D、疏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考题 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道路结构为石灰稳定土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占用与新建道路交叉的既有道路部分慢行线和人行便道。工程开工后,由于拆迁未到位,导致路基施工无法按施工计划完成,且部分路段的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进入雨期。施工前项目部应如何编制交通导行方案?编制的交通导行方案应经哪些部门批准?

考题 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道路结构为石灰稳定土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占用与新建道路交叉的既有道路部分慢行线和人行便道。工程开工后,由于拆迁未到位,导致路基施工无法按施工计划完成,且部分路段的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进入雨期。雨期施工石灰稳定土基层应采取哪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考题 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道路结构为石灰稳定土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占用与新建道路交叉的既有道路部分慢行线和人行便道。工程开工后,由于拆迁未到位,导致路基施工无法按施工计划完成,且部分路段的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进入雨期。对于发生的拆迁未到位影响路基施工按计划完成这一事件,项目部是否可要求工程索赔?若依据合同规定可进行索赔,则可索赔的项目有哪些及索赔的起止日期如何计算?

考题 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称为道路的()A、交通量B、通行能力C、设计速度D、设计车辆

考题 某城市道路工程,路线全长1870米,属于城市主干道路,道路红线宽度30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人行道宽度为6米,道路路基为水泥稳定土路基,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人行道面层使用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铺砌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应喷洒粘层油的部位有()等。A、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B、水泥混凝土路面C、石灰土路面D、旧沥青路面上E、检查井

考题 在道路平面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哪些信息()A、道路的起伏情况B、现况地貌特征C、地面各控制点高程D、道路周边现况E、建、构筑物的位臵及层高

考题 问答题某城市主干路道路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埋深在12m以下。施工道路部分通过农田,部分位于现况路上。为保证路基稳定,必须置换腐殖土,刨除旧路,采用塑性指数10~18的素土填筑。碾压密实。设计的路面底基层、基层结构是:12%石灰土基底层30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40cm.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不允许现场拌合。 [问题] 控制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施工质量的要点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某路是城市次要放射线,连接市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规划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外有多个住宅区,现况路界外有某大学、某国家机关培训中心、部队等单位和村庄。现况路宽12m,机非混行,通行7条公交线路和货车,交通流量大,经常发生堵塞。现况有一条φ400天然气管线,2条电信,一条D400雨水管线。该路地质情况:表层为人工堆积层,厚0.5~2.0m,主要为杂填土,其中有低液限黏土、粉土填土和房渣土,地下水埋深5m.土基属于中湿~干燥类型。路北端有5棵古槐树。 该路改建设计资料:南接公路某环高速路立交,北接某路,全长2400m,沿线与6条道路平交。在3个主要过街路口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横断面为四幅路,中间隔离带3.5m,两侧主路为三上三下各宽11.5m,分隔带各宽4.75m,辅路各宽7m,外侧步道为5m,红线范围60m.路拱横坡1.5%,纵坡0.3%~0.5%. 该路结构为:上面层4cmSMA-13,中面层5cmAC-25,下面层6cmAC-30,基层51cm石灰粉煤灰砂砾,总厚66cm,路基为9%石灰处理土20cm,要求机械化施工。人行步道结构,防滑彩色方砖,镶嵌0.5m宽盲道砖。增建D1600雨水管道、D1150污水管道各一条。 [问题] 该城市主干路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和技术准备?

考题 问答题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道路结构为石灰稳定土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占用与新建道路交叉的既有道路部分慢行线和人行便道。工程开工后,由于拆迁未到位,导致路基施工无法按施工计划完成,且部分路段的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进入雨期。对于发生的拆迁未到位影响路基施工按计划完成这一事件,项目部是否可要求工程索赔?若依据合同规定可进行索赔,则可索赔的项目有哪些及索赔的起止日期如何计算?

考题 问答题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道路结构为石灰稳定土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占用与新建道路交叉的既有道路部分慢行线和人行便道。工程开工后,由于拆迁未到位,导致路基施工无法按施工计划完成,且部分路段的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进入雨期。雨期施工石灰稳定土基层应采取哪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考题 判断题某城市主干道路扩建工程,线路长度1.98km,道路基层为36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0mm厚12%石灰土,1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碎石、砾石、煤矿石等的压碎值: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应大于20%。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案例(一)【背景资料】某地拟建道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由东西走向路2条和南北走向路1条构成某国际体育比赛场区的骨干路,道路总长5.6km,横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上下行4条机动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机动车道路面结构:275px沥青混凝土面层;1125px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底基层。工期为当年7月至11月。 (1)该道路所在地曾是某城郊垃圾消纳场,地表下有2m多深房渣土及生活垃圾土。建前为备建预留地,有小树及草等绿化植物; (2)该地区地下深12m内为粉土、粘性上和粉砂上交互层,有三层地下水,上层滞水水位在地面下不足1m。 (3)同期实施的有两座预埋箱涵,一座跨越本地区唯一排洪沟的道路箱涵,以及排水、燃气、给水、再生水、电力和电讯等市政基础设施。三座箱涵为工程分包项目。 (4)本道路处于该市建成区域,新建路要穿过目前交通量很大的已建成路,且不能中断交通。 (5)木工程需施工前进行降水作业,为业主分包项目,且该分包单位均不承包本工程任务。 【问题】 1、该工程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应如何按总目标进行分解?降水和箱涵分包进度与总进度应是怎样的关系?项目经理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审核内容是什么? 2、该工程路基雨季施工的最大特点及质量控制关键要求是什么?针对本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要确保路基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应对地下管线回填、填方地基处理、路基用土和压实等在施工方案中提出哪些重点要求? 3、该工程的道路基层和面层最迟安排在什么时间施工适宜?沥青面层如在11月施工,应采用哪些避害措施? 4、本工程路基工程应采用何种施工程序?为什么?

考题 多选题在道路平面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哪些信息()A道路的起伏情况B现况地貌特征C地面各控制点高程D道路周边现况E建、构筑物的位臵及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