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下图中柱箍筋肢数为( )。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5854c87e019782e4_img/58702333103b16e4.png)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5854c87e019782e4_img/58702333103b16e4.png)
A.4×4
B.5×4
C.4×5
D.5×5
B.5×4
C.4×5
D.5×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柱箍筋肢数判断。柱箍筋肢数为水平方向肢数×竖直方向肢数,即 b 方向 ×h 方向,水平方向划一道横线,穿箍筋次数为 5 次,竖直方向画竖线,穿箍筋次数为 4 次,因此为 5×4 肢箍。
更多 “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下图中柱箍筋肢数为( )。 A.4×4 B.5×4 C.4×5 D.5×5 ” 相关考题
考题
计算下图(1)中钢筋及图(2)中箍筋的下料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取25mm。附:①钢筋弯曲量度差取值(注:d 为弯曲钢筋直径)②箍筋调整值:箍筋直径为 8mm,量外包尺寸时:箍筋调整值为 60mm;量内包尺寸时:箍筋调整值为 120mm
考题
某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假定,底层某中柱KZ—1,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剪跨比为2.8,截面和配筋如题11图所示。箍筋采用井字复合箍(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算),箍筋肢距约为180mm,箍筋的保护层厚度22mm。试问,该柱按抗震构造措施确定的最大轴压力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7900
B. 8400
C. 8900
D. 9400
考题
梁平法施工图采用平面注写方式,φ10@100(4)/200(2)表示( )。A.箍筋直径为10mm,箍筋级别为HRB335;加密区间距为100,双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
B.箍筋直径为10mm,箍筋级别为HPB300;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C.箍筋直径为10mm,箍筋级别为HRB335;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200,2根纵筋
D.箍筋直径为10mm,箍筋级别为HPB300;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考题
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平法施工图注写方式,2φ22+(4φ12)表示( )。A、2φ22为通长钢筋,4φ12 为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B、4φ12 为通长钢筋,2φ22为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C、2φ22为通长钢筋,4φ12 为架立筋,用于四肢箍
D、4φ12 为通长钢筋,2φ22为架立筋,用于四肢箍
考题
Ф8@100(4)/150(2)表示( )。A.箍筋为HPB300,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B.箍筋为HPB300,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
C.箍筋为HPB335,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D.箍筋为HPB335,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
考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中柱KZ2截面为600mmx600mm,剪跨比大于2,轴压比为0.6,纵筋和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普通复合箍。试问,下列何项柱加密区配筋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提示: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按扣除重叠部位的箍筋体积计算。
考题
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墙肢厚不大于300mm时,应()A、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B、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C、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D、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
考题
φ8@100(4),/200(2)表示()。A、箍筋直径为中8,加密区间距为100.双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B、箍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l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C、箍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2根纵筋D、箍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考题
“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B、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C、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D、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考题
单选题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墙肢厚不大于300mm时,应()A
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B
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C
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D
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
考题
单选题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若二层中柱截面600mm×600mm混凝土C30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N G=2200kN,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该柱的附加轴向力标准值为N Ek=±150kN,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箍筋采用HPB235钢筋四肢,其加密区内的箍筋体积配箍率ρ v不宜小于()。A
0.6%B
0.95%C
1.0%D
1.2%
考题
单选题“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
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B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C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D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考题
单选题8@100(4)/200(2)表示()。A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双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B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C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2根纵筋D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考题
单选题箍筋的根数为()。A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B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C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D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