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Φ10@2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是( )。

A.60根
B.61根
C.62根
D.200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箍筋(或其他分布钢筋)的根数,应按下式计算:
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直径+1 即:箍筋根数=(12000-25×2)/200+1=61(根)。
更多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Φ10@2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是( )。A.60根 B.61根 C.62根 D.200根”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58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涉及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考题 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长6400mm,截面为800mm×1200mm,设计用φ12mm箍筋,单位理论重量为0.888kg/m,单根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共160mm,钢筋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间距为200mm,则10根梁的箍筋工程量为( )t。A:1.112 B:1.117 C:1.146 D:1.193

考题 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长6000mm,截面为800mm×1200mm,设计用φ12mm箍筋,单位理论重量为0.888kg/m,单根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共160mm,钢筋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间距为200mm,则10根梁的箍筋工程量为( )t。A.1.042 B.1.047 C.1.076 D.1.123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58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度为25mm,钢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为(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为( )根。A.40 B.41 C.42 D.300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根。A:40 B:41 C:42 D:300

考题 某截面尺寸为300mmx3700mm的剪力墙连梁,如图所示,hb0=660mm,净跨ln=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W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fy=300N/mm2),箍筋和腰筋采用HPB235级钢(Φ)。抗震等级为一级。 已知连梁上、下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均不大于2%,钢筋直径均不小于20mm,试问,该连梁箍筋和腰筋按下列何项配置时,能全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最低构造要求且配筋量最少? 提示:梁两侧纵向腰筋为Φ10@200时,其面积配筋率=0.262%;梁两侧纵向腰筋为Φ12@200时,其面积配筋率=0.377%。 (A) 箍筋Φ8@100,腰筋Φ10@200 (B) 箍筋Φ10@100,腰筋Φ10@200 (C) 箍筋Φ10@100,腰筋Φ12@200 (D) 箍筋Φ12@100,腰筋Φ12@2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梁截面b×h=250mm×600mm,受弯剪扭作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as=40mm。 假定,该梁非独立梁,梁端剪力设计值V=60kN,计算所得Ast1/s=0.15mm(Ast1为沿截面周边配置的受扭箍筋单肢截面面积,s为箍筋间距)。试问,该梁箍筋的配置(双肢),选用下列何项最为合理(  ) A. Φ6@200 B. Φ8@200 C. Φ8@150 D. Φ10@200

考题 该结构沿地震作用方向的某剪力墙1~6层连梁LL1如图所示,截面尺寸为350mm×450mm(h0=410mm),假定,该连梁抗震等级为一级,纵筋采用上下各422,箍筋采用构造配筋即可满足要求。试问,下列关于该连梁端部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箍筋的构造配箍,哪一组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长6000mm,截面为800×1200mm,设计用ф12mm箍筋,单位理论重量为0.888kg/m,单根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共160mm,钢筋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间距为200mm,则10根梁的箍筋工程量为()。A、1.042t B、1.047t C、1.076t D、1.123t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根。A.40 B.41 C.42 D.300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58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度为25mm,钢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为(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层或工程量计算错误的为()。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C.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D.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

考题 (2016年)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是()根A.40 B.41 C.42 D.300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层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为()。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为(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ф10@300,则该梁所配箍数量应是()。A.40 根B.41 根C.42 根D.300 根

考题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混凝土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指()的距离。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 B.箍筋形心至梁表面 C.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 D.主筋形心至梁表面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局部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均为办公室),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梁、柱纵向钢筋为HRB400钢筋,楼板纵向钢筋及梁、柱箍筋为HRB335钢筋。 假设,KL1梁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160kN,扭矩设计值T=36kN·m,截面受扭塑性抵抗距Wt=2.475×107mm3,受扭的纵向普通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1.0,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1.0,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2-13所示。试问,以下何项箍筋配置与计算所需要的箍筋最为接近?(  ) 提示: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as=40mm。

考题 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长6400mm,截面800×1200mm,设计用Φ12mm箍筋,单位理论重量为0.888kg/m,单根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工160mm,钢筋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间距为200mm,则10根梁的箍筋工程量为()。A、1.112tB、1.117tC、1.146tD、1.193t

考题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题中,此梁最后箍筋配筋最接近于()。A、2Φ8@150B、2Φ8@200C、2Φ10@150D、2Φ10@200

考题 “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B、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C、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D、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考题 单选题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下列关于梁中钢筋保护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主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B 主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C 箍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D 箍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考题 问答题某港口码头预制钢筋混凝土大梁,所配钢筋主筋的直径为32mm,箍筋的直径为6mm,箍筋中心至梁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为47mm。问题:(1)此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为多少?(2)如果该梁的箍筋直径改为10mm,那么,主筋中心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允许为多少?

考题 单选题按照抗震要求,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某梁截面高度为500mm,纵筋直径20,则该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A 125mmB 120mmC 150mmD 1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