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982 年,29 岁的习近平来到河北正定工作,在之后的1000 多个日日夜夜,他的足迹遍及全县。1988 年,他刚来到福建宁德,就下乡搞调研,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如何解决温饱、摆脱贫困?正是在不懈的实践与思考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浮出历史的地表。上述材料说明了_______。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D.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必须经过理性思考
B.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D.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必须经过理性思考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 项错误,习总书记通过下乡调研、走村访户积累实践经验,提出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思想,体现 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哲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题干中尚未提及“扶贫” 思想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情况,因此未体现选项哲理。
B 项错误,理论即认识,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亲身经历)和间接经验(知识学习和传递),选 项表述本身有误。
C 项正确,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如材料所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 的思想是在认识到乡村贫困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
D 项正确,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出,“精准脱贫”“精准扶贫”要采取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 育、社会保障兜底等手段进行。这些手段都是在了解到贫困的具体“症结”后,运用理性思考、不懈实践想出 来的“药方”。
A 项错误,习总书记通过下乡调研、走村访户积累实践经验,提出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思想,体现 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哲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题干中尚未提及“扶贫” 思想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情况,因此未体现选项哲理。
B 项错误,理论即认识,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亲身经历)和间接经验(知识学习和传递),选 项表述本身有误。
C 项正确,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如材料所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 的思想是在认识到乡村贫困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
D 项正确,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出,“精准脱贫”“精准扶贫”要采取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 育、社会保障兜底等手段进行。这些手段都是在了解到贫困的具体“症结”后,运用理性思考、不懈实践想出 来的“药方”。
更多 “1982 年,29 岁的习近平来到河北正定工作,在之后的1000 多个日日夜夜,他的足迹遍及全县。1988 年,他刚来到福建宁德,就下乡搞调研,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如何解决温饱、摆脱贫困?正是在不懈的实践与思考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浮出历史的地表。上述材料说明了_______。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D.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必须经过理性思考” 相关考题
考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年来,习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正是广大的困难群众。下列对精准扶贫认识错误的是:A.精准扶贫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B.2018年8月,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
C.“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金融支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D.“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考题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的优势,注重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A、中国政府B、中国制度C、社会治理
考题
市委书记李亚强调实施(),是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扶贫方式的深刻变革、扶贫投入的政策取向、扶贫工作的创新要求。 A、精神扶贫、精准脱贫B、精神扶贫、精准扶贫C、精准扶贫、精神脱贫D、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考题
“精准扶贫”是在()年,()提出的。A、2013,习近平在河南省西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B、2014,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C、2013,习近平在浙江省永嘉县考察扶贫工作时D、2015,习近平在云南省新年调研扶贫工作时
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到某山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为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针对山村交通不便,产业缺乏,基础薄弱的实际,某县扶贫工作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把握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首先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扶贫先扶志。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开设“道德讲堂”,让文明意识渗透到村民的心底;开展苗年、赶秋等民族文化活动团结凝聚村寨人心等,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
精准发展致富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千亩精品猕猴桃,以股份合作扶贫的新模式,进行公司化运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模式。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3580元,增长115%,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省文明村”等殊荣,成了全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摇篮”。
在我国尚有6000万贫困人口的今天,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为“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
考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会议提出,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要以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通过输出劳务、发展产业、加强培训、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考题
()前,以“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数据为基础,在全县范围内对上述工作对象开展全面普查,全面掌握少数民族贫困村和所辖贫困户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逐村提出脱贫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清单。A、2020年3月底B、2016年3月底C、2020年12月底前D、2016年12月底
考题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A、扶持对象精准B、措施到户精准C、因村派人精准D、脱贫成效精准
考题
材料: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出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到某山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为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针对山村交通不便,产业缺乏,基础薄弱的实际,某县扶贫工作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把握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首先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扶贫先扶志。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开设“道德讲堂”,让文明意识渗透到村民的心底;开展苗年、赶秋等民族文化活动团结凝聚村寨人心等,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
精准发展致富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千亩精品猕猴桃,以股份合作扶贫的新模式,进行公司化运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模式。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3580元,增长115%,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省文明村”等殊荣,成了全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摇篮”。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通过创新“精准扶贫”的?
考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央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尻,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扶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材料二: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来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他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结合政府实施的“五个一批”工程,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考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央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尻,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扶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材料二: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来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他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扶贫工作?
考题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的优势,注重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A、中国政府B、中国制度C、社会治理D、社会动员
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精准”全面阐释精准扶贫概念,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选择一项:A、脱贫方向精准B、脱贫成效精准C、脱贫政策精准D、扶贫思路精准
考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A、5600B、6000C、6600D、7000
考题
单选题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为此,必须更好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下列做法最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的是()。A
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扶贫台账B
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C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D
根据致贫的原因和脱贫的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
考题
单选题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的优势,注重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A
中国政府B
中国制度C
社会治理D
社会动员
考题
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精准”全面阐释精准扶贫概念,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选择一项:A
脱贫方向精准B
脱贫成效精准C
脱贫政策精准D
扶贫思路精准
考题
单选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大力实施( ),每年有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A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B
专项扶贫、专项脱贫C
集中扶贫、巩固脱贫D
经济扶贫、效益脱贫
考题
单选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大力实施(),每年有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A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B
专项扶贫、专项脱贫C
集中扶贫、巩固脱贫D
经济扶贫、效益脱贫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