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浇筑箱梁混凝土时,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不适合采用的振捣设备()。
A、插入式振动器
B、附着式振动器
C、平板式振动器
D、振捣棒
B、附着式振动器
C、平板式振动器
D、振捣棒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
更多 “浇筑箱梁混凝土时,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不适合采用的振捣设备()。A、插入式振动器 B、附着式振动器 C、平板式振动器 D、振捣棒” 相关考题
考题
箱梁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 )。A.视箱梁高度分1~2次浇筑B.浇筑肋板混凝土时两侧肋板应同时分层进行C.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外侧向内侧一次完成D.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内侧向外侧一次完成E.节段混凝土较多时,每个节段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板到肋板的倒角以上F.再浇筑肋板上段和顶板
考题
箱梁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 )。A.视箱梁高度分1~2次浇筑B.浇筑肋板混凝土时两侧肋板应同时分层进行C.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外侧向内侧一次完成D.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内侧向外侧一次完成E.节段混凝土较多时,每个节段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板到肋板的倒角以上
考题
浇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时,错误的做法是()。A、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
B、如设计允许,梁身较低的箱形梁可分为两次浇筑
C、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
D、分次浇筑时,应先浇翼板,其次底板及腹板,最后浇顶板
考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25+200~+340m处有一座5×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用木材按设计尺寸制作,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浇筑腹板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问题]: 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措施是否合理? 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
考题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箱形截面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箱梁截面抗扭刚度大,箱梁的顶板和底板部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B、箱梁截面抗扭刚度小,箱梁的顶板和底板部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C、能适应现代化施工的要求,承重结构与传力结构相结合D、适合于修建曲线桥,具有较大适应性;能很好适应布置管线等公共设施
考题
填空题悬臂浇筑连续梁,当因梁身较高、砼数量较大或因梁体结构复杂等必须按高度分两次浇筑成形时,宜将外模一次安装到位,先浇筑底板及隔、腹板根部砼,第二次浇筑()、()及顶板砼时宜边浇筑边安装内模,以方便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考题
单选题浇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时,错误的做法是()A
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B
如设计允许,梁身较低的箱形梁可分为两次浇筑C
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D
分次浇筑时,应先浇翼板,其次底板及腹板,最后浇顶板
考题
多选题箱梁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的措施有()。A视箱梁高度分1~2次浇筑B浇筑肋板混凝土时两侧肋板应同时分层进行C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外侧向内侧一次完成D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内侧向外侧一次完成E节段混凝土较多时,每个节段可分2次浇筑,先浇筑底板到肋板的倒角以上,再浇筑肋板上段和顶板
考题
问答题1.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K25+200~K25+340处有一座5×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采用工厂加工,现场拼装,整体吊装。内模每片长度为1.5m,面板采用4mm钢板,边框、法兰使用6mm钢板,连接槽钢63号槽钢,连接孔规格为Ф22mm×26mm长孔,各块模板之间用螺丝连接。内模在箱梁底开口,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内模在箱梁顶开口,顶部设活动盖板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其次腹板,最后浇顶板及翼板。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事件2:设计采用后张法施工,采用直线预应力筋,设计文件对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无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在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压浆,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2.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1中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2,预应力筋宜两端张拉还是一端张拉?并写出其张拉程序。 (4)指出事件2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桥梁上部结构逐孔施工中,箱梁底板混凝土浇筑说法正确的是()。A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应超前腹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2~2.5d进行B底板混凝土一般领先腹板混凝土10~20mC浇筑时泵车输送管道通过内模预留窗口,将混凝土送入底板D下料时一次数量不宜太多,并且及时振动,尤其边角处必须填满混凝土并振动密实,以防浇筑腹板混凝土时冒浆E振动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然后用平板式振动器将底板混凝土振平
考题
问答题某跨海大桥,上部结构为9×50m+9×50m+12×50m三联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为两个独立的单箱,梁高2.75m,单箱顶面宽为11.30m。箱梁采用移动式模架逐跨施工,整套设备从瑞士某公司引进。施工单位在完成了侧模和底模安装后,开始调整各支点处的模板纵向标高,使钢箱模板处于浇筑混凝土的正确位置,同时设置预拱度。在设置预拱度值时,施工技术人员考虑了如下主要因素:1)、钢梁由于新浇混凝土重量产生的的弹性变形;2)、恒载;3)、混凝土箱梁产生的弹塑性变形。在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时,采用同步浇筑的方式,以期增大混凝土箱梁的刚度值,减小混凝土重量对钢梁产生的弹性变形;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采用先浇筑两侧翼缘板,后浇中间的顺序,便于早期脱模,提高模架的利用率,加快施工进度。 [问题]: 1)计算理论预拱度值的项目%%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2)请指出浇筑底板、侧板和顶板混凝土顺序的不合理之处?
考题
问答题海滨大桥是一座跨河桥梁,桥型为五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上下两幅,每幅为单箱单室,跨径为28.5+3×40.5+28.5m,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m,箱梁高度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80m。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段有一超过墩身8.5m的长度,末端浇筑长度为20m。 支架纵梁采用六四军用梁,为减小纵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的过大变形,在每个边跨设一排临时支墩,3个主跨各设置两排支墩,支墩均为摩擦桩,卸落设备采用砂箱。在安装模板时,全面计算并设置了预拱度值。为减小支架变形,混凝土分2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开裂,采用自两边墩台向跨中分段浇筑的方法。在有预应力管道下的混凝土,因管道较多,且钢筋密,决定采用大直径振捣器直接运送混凝土并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 [问题]: 1、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该如何浇筑? 2、混凝土振捣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用分层或斜层浇筑,浇筑顺序为()。A
先腹板、后底板、再顶板B
先腹板、后顶板、再底板C
先底板、后顶板、再腹板D
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