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肥达反应中使用的抗原组合为
A.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
B.表面(Vi)抗原和鞭毛(H)抗原
C.菌体(O)抗原和表面(Vi)抗原
D.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
E.以上均不正确
B.表面(Vi)抗原和鞭毛(H)抗原
C.菌体(O)抗原和表面(Vi)抗原
D.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
E.以上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伤寒沙门菌有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三者的抗体均为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H抗原性较强,常用于肥达反应。
更多 “肥达反应中使用的抗原组合为A.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B.表面(Vi)抗原和鞭毛(H)抗原C.菌体(O)抗原和表面(Vi)抗原D.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E.以上均不正确” 相关考题
考题
一学校食堂就餐者中,半年内连续发生伤寒7人,当地防疫部门做流行病学调查,疑食堂工作人员中有伤寒存在,对食堂职工进行普查,下列哪项检查对带菌者监测最好A.肥达反应O效价>1:100B.肥达反应H效价>1:200C.肥达反应H效价逐渐上升D.Vi抗体阳性E.尿中A群沙门菌抗原阳性
考题
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B、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公共抗原表位所致C、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无影响D、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E、抗原分子大小相似可导致交叉反应
考题
肥达反应中使用的抗原组合为
A、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B、表面(Vi)抗原和鞭毛(H)抗原C、菌体(O)抗原和表面(Vi)抗原D、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E、以上均不正确
考题
关于肥达反应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诊价值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D.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E.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考题
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错误()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定诊断价值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D、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E、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考题
关于肥达反应,叙述错误的是()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诊价值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D、病后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E、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考题
单选题有关肥达氏实验,错误的认识是()A
肥达氏实验的原理是应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B
一般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4周可达90%C
伤寒患者肥达氏实验结果阳性率可达90%D
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