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天,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问题:1.计算摘要(1)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3.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路面基层工作持续时间为36000/450=80天;路面面层工作持续时间为36000/400=90天。2.基层与面层工序之间搭接时距为3600/450+7=8+7=15天。路面基层、面层的施工流水工期为15+90=105天。

3.面层施工缺少的关键设备有振捣设备和切缝机组;不需要的设备有压路机和石屑撒布机。4.不能,工地试验室还需要依据标准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试验规则进行取样检定,检验结果需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1.此题考察工作持续时间的计算,属于容易考点。

[解答分析]这是考察工作持续时间的知识点。工作持续时间等于工作总量除以每天的工作量。2.此题考察线性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和横道图绘制,属于重要考点。此题的突破点在于识别出基层和面层之间是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相邻结构层工序之间的搭接时距=最小工作面长度/两者中快的速度。

[解答分析]这是考察线性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和横道图绘制的知识点。在路面工程的线性流水施工组织中,相邻结构层之间的速度决定了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前道工序的速度快于后道工序时选用开始到开始搭接类型;否则选用完成到完成搭接。相邻结构层工序之间的搭按时距=最小工作面长度/两者中快的速度。因为基层的速度450m/d快于面层的速度400m/d,基层与面层之间逻辑关系应选择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应该除以两者中较快的速度,结果为3600/450=8d;考虑到养护至少7d,所以STS=8+7=15d。工期=搭接时距十技术间歇十面层施工流水节拍=8+7+90=105d。横道图的绘制注意基层和面层之间是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STS=15d。3.此题考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需要注意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施工所需设备的异同。

[解答分析]此题考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主要有混凝土搅拌站、装载机、运输车、布料机、挖掘机、吊车、滑模摊铺机、整平梁、拉毛养护机、切缝机、洒水车、振捣设备等。压路机和石屑撒布机用于基层施工。4.此题考察材料进场实验要求。考生需要掌握材料进场试验流程。

[解答分析]此题考察材料进场实验。材料进场后首先检查质量证明书、材料合格证,接着工地试验室还需要依据标准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试验规则进行取样检定,检验结果需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更多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天,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问题:1.计算摘要(1)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3.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和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端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55℃;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 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表2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 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 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 位)

考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km 的平原区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 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面层。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有: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测量放线、模板支立、摊铺机就位和调试。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确定基层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②施工中采用一次性塑料模板;③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5.OMPa 时方可进行;④根据拌和物的黏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⑤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 范围内;⑥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及时做灌浆处理。问题:1.补充面层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漏项。2.改正背景中施工技术要点中的错误之处。3.写出图中8×12×100 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4.背景中,基层施工时拌料与摊铺应分别配置什么机械?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生时间至少7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生时间至少14天,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下图。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 1.计算摘要(1)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 3.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kin的平原区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面层。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有: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测量放线、模板支立、摊铺机就位和调试。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①确定基层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②施工中采用一次性塑料模板; ③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5.OMPa时方可进行; ④根据拌和物的黏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 ⑤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范围内; ⑥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及时做灌浆处理。 问题: 1.补充面层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漏项。 2.改正背景中施工技术要点中的错误之处。 3.写出图中8×12×100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 4.背景中,基层施工时拌料与整形应分别配置什么机械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 沥青混合料制定由某拌合站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表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考题 某市新建一条城市主干路工程,其中 K2+521~K3+835 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结构自下而上为: 20cm 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cm 厚 C35 水泥混凝土面层。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整体施工组织设计,决定面层施工采用分段分幅施工,面层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正值夏季,气温较高,项目部针对夏季面层施工采取了措施防止面层开裂,分幅施工时面层部分接缝布置如图 2 所示。 问题: 1.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长度为多少米。 2.分别写出图 1 中工序 A、B 的名称及图 2 中构件 C、D、E 的名称。 3.浇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前应检查验收哪些项目? 4.试写出项目部夏季面层施工时采取的预防面层开裂的措施。 5.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合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下表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号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公路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一: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摘要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三: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 1.计算摘要一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3.结合摘要二,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要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 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4.摘要三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 说明理由。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35.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前,项目部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事件二: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2)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3)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前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前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问题: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了事件一提及的方法外,还有哪种方法 2.事件一中,为计算相关材料用量和堆放距离,需要根据哪些资料来计算 3.逐条改正事件二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中错误之处。 4.写出背景中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拌和与整形工序应配置的施工机械。 5.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考题 某一级公路,交通荷载等级为重交通,路面结构从上而下为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基层与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面层采用滑膜摊铺机铺筑,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一:在基层施工中,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上限取6%的水泥剂量,由于运距较远,含水率较最佳含水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运料过程中遭遇堵车,经过2.5h,运到现场,立即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铺筑,基层厚度30cm,分两层铺筑。   事件二: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室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每批量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检测中发现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部分指标不达标,粗集料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机制砂,粗细集料质量不低于Ⅱ级的要求。   【问题】   1.该底基层的拌合设备有哪些?底基层还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施工。   2.改正施工单位在事件一中的错误做法。   3.指出施工单位在事件二、三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摊铺该路面面层的基准线布设应满足哪些规定,列举3条。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所示。 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问题:1.计算摘要1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3.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考题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单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水泥混凝土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事件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用。问题:1.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分析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并计算搭接时距。3.分析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并计算搭接时距。并计算工程工期。4.事件一中所述事故属于几级一般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该起质量事故由谁负责调查处理5.指出事件二中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

考题 西南某高速公路,K0+000~K45+783.24段,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24Cm厚的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二灰碎石底基层、22Cm厚级配碎石。设计文件上标明,该路混凝土板在胀缝处设置传力杆,在部分缩缝处设置拉杆,还在路面边缘处布置了边缘钢筋,胀缝处的混凝土板角还布置了角隅钢筋。问题: 该路面类型为( )路面。A、预应力混凝土B、连续配筋混凝土C、钢筋混凝土D、普通混凝土

考题 可以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是()。A、沥青面层B、水泥混凝土路面板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级配碎石基层

考题 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结构层有()A、水泥混凝土路面板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SMA面层D、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考题 可以采用钻孔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水泥混凝土路面板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级配碎石基层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级配碎石过渡层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水泥混凝土路面板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多选题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结构层有()A水泥混凝土路面板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SMA面层D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考题 单选题可以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是()。A 沥青面层B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C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 级配碎石基层

考题 多选题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级配碎石过渡层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水泥混凝土路面板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问答题(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450px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和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端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³,压实度98%。 表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考题 多选题可以采用钻孔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A水泥混凝土路面板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级配碎石基层D沥青混凝土面层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生时间至少7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生时间至少14天,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下图。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问题: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