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二级桩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截面300mm×300mm,桩长11m,正方形承台下设4根桩,桩距2.5m,桩顶入土深度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土,极限侧阻力为60kPa,Es1=12MPa,γ=18 kN/m3;15m以下为淤泥质黏土,Es2=4MPa。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800kPa,地下水位为2.0m,如使软弱下卧层验算满足要求,桩顶作用力不宜大于( )kN。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57cd23e248b37a19_img/2bae4906c6b59ef4.gif)
A 1965
B 1915
C 1880
D 1800
B 1915
C 1880
D 18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第5.2.13条计算
de=1.13b=1.13×0.3=0.339m
sa/de=2.5/0.339=7.4>6
0.5b0=0.5de=0.5×0.339=0.17m<t=2.0m
Es1/Es2=12/4=3
查表5.2.13得θ=23°
de=1.13b=1.13×0.3=0.339m
sa/de=2.5/0.339=7.4>6
0.5b0=0.5de=0.5×0.339=0.17m<t=2.0m
Es1/Es2=12/4=3
查表5.2.13得θ=23°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57cd23e248b37a19_img/5dc8fadc22eb9a45.gif)
更多 “某二级桩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截面300mm×300mm,桩长11m,正方形承台下设4根桩,桩距2.5m,桩顶入土深度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土,极限侧阻力为60kPa,Es1=12MPa,γ=18 kN/m3;15m以下为淤泥质黏土,Es2=4MPa。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800kPa,地下水位为2.0m,如使软弱下卧层验算满足要求,桩顶作用力不宜大于( )kN。A 1965 B 1915 C 1880 D 1800”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4.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kPa)与下列( )项值接近。
A. 149.56
B. 157.96
C. 172.34
D. 184.1
考题
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1.如果桩基直径为0.4m,则基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与下列( )项值接近。
A. 435.9
B. 450.9
C. 467.47
D. 475.94
考题
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5.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与下列( )项值接近。
A. 249.52
B. 267.47
C. 273.82
D. 284.31
考题
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2.如果桩身直径为0.4m,则基桩端阻力标准值(kN)与下列( )项值接近。
A. 327.69
B. 339.29
C. 346.78
D. 350.1
考题
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3.当Qsk=440.59kN,Qpk=301.24kN时,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 )项值接近。
A. 370.92
B. 465.64
C. 473.59
D. 480.16
考题
在以下的桩基条件下,哪些桩应按端承型桩设计?( )
A、钻孔灌注桩桩径0、8m,桩长18m,桩端为密实中砂,桩侧范围土层均为密实细砂
B、人工挖孔桩桩径1、0m,桩长20m,桩端进入较完整基岩0、8m
C、PHC管桩桩径0、6m,桩长15m,桩端为密实粉砂,桩侧范围土层为淤泥
D、预制方桩边长0、25m,桩长25m,桩端、桩侧土层均为淤泥黏土
考题
20.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5m,桩径d=0.8桩顶荷载Q0=500kN,由于大面积抽排地下水而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中性点位于桩顶下7m,桩身最大轴力最接近下列何值?
(A) 350kN (B) 850kN
(C) 750kN (D) 1250kN
考题
某建筑工程场地地质资料为:0?-5m为黏土,qsik=30kPa,-5~-15m为粉土,黏粒含量2.5%,qsik=20kPa,-15~-30m为密砂,qsik=50kPa,qpk =3510kPa。建筑物采用预制方桩,桩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桩长16.5m,桩顶离地面-1.5m,桩承台底面离地面-2.0m,桩顶0.5m嵌入桩承台,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0m,场地位于8度地震区。试求:
(2)地表下-10.0m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7击,临界标贯锤击数10击时,按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是( )kN。
A. 452 B. 565 C. 653 D. 950
考题
某工程勘察报告揭示的地层条件以及桩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图所示,拟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基础,桩设计直径为1.0m,设计桩顶位于地面下1.0m,桩端进入粉细砂层2.0m。采用单一桩端后注浆,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后注浆增强系数均取规范表中的低值)( )
A、 4400kN
B、 4800kN
C、 5100kN
D、 5500kN
考题
如图所示,某矩形承台尺寸为4m×6m,承台下设6根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 0.4m,桩长为10m,由静载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000kN,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极限阻力标准值为300k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其值为( )kN。
A1364
B1043
C1586
D1841
考题
某建筑物采用柱下桩基础,有6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400mm,桩长为22m,平面布置如图4-28所示。桩顶入土深度为2m,桩端入土深度24m,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假定由经验法估算得到单桩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及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分别为1700kN和500kN,承台底部为厚层粉土,其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60kPa。考虑桩群、 土、承台相互作用效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非端承桩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其值最接近()kN。
A. 1.2×103
B. 1.5×103
C. 1.6×103
D. 1.7×103
考题
某柱下单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长为15m,桩顶入土深度为2.0m,桩顶竖向力设计值为2200kN,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为1200kN,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为2000kN,由于承载力验算不满足要求,故改为扩底桩,扩底段高度为2.0m,桩端土为砂土,则扩底桩端直径宜为( )mm。
A. 896 B. 978 C. 1000 D. 1292
考题
某建筑工程场地地质资料为:0?-5m为黏土,qsik=30kPa,-5~-15m为粉土,黏粒含量2.5%,qsik=20kPa,-15~-30m为密砂,qsik=50kPa,qpk =3510kPa。建筑物采用预制方桩,桩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桩长16.5m,桩顶离地面-1.5m,桩承台底面离地面-2.0m,桩顶0.5m嵌入桩承台,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0m,场地位于8度地震区。试求:
(3)地表下-10.0m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7击,临界标贯锤击数10击时,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是( )kN。
A. 333 B. 417 C. 565 D. 667
考题
某建筑工程场地地质资料为:0?-5m为黏土,qsik=30kPa,-5~-15m为粉土,黏粒含量2.5%,qsik=20kPa,-15~-30m为密砂,qsik=50kPa,qpk =3510kPa。建筑物采用预制方桩,桩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桩长16.5m,桩顶离地面-1.5m,桩承台底面离地面-2.0m,桩顶0.5m嵌入桩承台,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0m,场地位于8度地震区。试求:
(1)地表下-10.0m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14击,临界标贯锤击数10击时,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N。
A. 498 B. 612 C. 653 D. 1150
考题
某工程采用低承台打入预制实心方桩,桩的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有效桩长18m。桩为正方形布置,距离为1.5m×1.5m,地质条件及各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以及桩的入土深度、布桩方式如图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所取用的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m)( )
A. 1830kN
B. 1520kN
C. 1440kN
D. 1220kN
考题
某扩底灌注桩,要求单桩极限承载力达Quk=30000kN,桩身直径d=1.4m,桩的总极限侧阻力经尺寸效应修正后Qsk=12000kN,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极限端阻力qsk=3000kPa,由于扩底导致总极限侧阻力损失△Qsk=2000kN,为了达到要求的单极限承载力,扩底直径为( )m。[端阻尺寸效应系数
A.2.55
B.3.00
C.3.52
D.3.77
考题
某混凝土灌注桩,已知桩径0.8m,桩顶位于地面下2.0m,桩长10.0m,桩端进入砂卵石层深度为2m。建筑场地地层条件如下:
第一层:0~2m,填土层,重度y= 18kN/m3
第二层:2~4m,浓泥,重度y= 20kN/m3;
第三层:4 ~ 7m,淤泥质黏土层,重度y= 20. 2kN/m3,液性指数IL=1.0;
第四层:7~10m,黏土层,重度y= 19kN/m3,液性指数IL=0. 7;
第五层:10m以下,砂卵石层。
当地下水位由-2.0m降至-7.0m后,单桩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最接近于 ( )kN。
A. 350 B. 420 C. 460 D. 650
考题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
该建筑物属于对水平位移不敏感建筑。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表明,当地面处水平位移为10mm时,所对应的水平荷载为32kN。已求得承台侧向土水平抗力效应系数ηl为1.35,桩顶约束效应系数ηr为2.05。试问,当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沿承台长方向,群桩基础的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n(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sa/d
(A) 75 (B)93 (C)99 (D)116
考题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
经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得到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390kN、2230kN与2520kN。假设已求得承台效应系数ηc为0.18,试问,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确定。
(A)1190 (B)1230 (C)2380 (D)2420
考题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
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柱传给承台顶面的荷载为:Mk=704kN●m,Fk=4800kN,Hk=60kN。当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试问,承台在柱边处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2880 (B)3240 (C)3890 (D)4370
考题
某住宅楼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66根桩,所有承台都为4桩或4桩以上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 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 2#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50kN; 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950kN; 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考题
同一场地,同种桩型的6根试桩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分别为4000kN,2400kN、3600kN、4400kN、4400kN、4800kN,其中极限值为2400kN的试桩经分析为桩顶砼质量差导致桩头爆裂,则该场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为多少?
考题
某住宅楼为框架结构,独立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数量366根桩。承台有2桩、3桩、4桩及5桩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 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 2#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50kN; 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某抗拔基桩桩顶拔力为800kN,地基土为单一的黏土,桩侧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50kPa,抗拔系数取为0.8,桩身直径为0.5m,桩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桩身混凝土重度为25kN/m3,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基础呈非整体破坏情况下,基桩桩长至少不小于下列哪一个选项?( )[2011年真题]A
15mB
18mC
21mD
24m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条件为:地表以下0~12m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1200kPa;12m以下为密实粗砂,比贯入阻力为5800kPa,场地中拟采用灌注桩基础,桩长为12m,桩径为0.5m,桩顶入土深度为2.0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kN。A
1610B
1660C
1710D
1760
考题
问答题计算题:某群桩工程采用桩径1.0m的人工挖孔桩,桩长9m,桩顶以下0〜8m为残积土,8〜10m为强风化岩,10〜15m为中风化岩,共做5根静载试验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依次为8000kN、9500kN、10000kN、11000kN、11500kN,经钻芯及低应变检测判定,桩身完整,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且桩底沉渣小于1cm。 (1)请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范确定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及特征值。 (2)如设计要求达到Qu=12000kN,请问如何修改桩基设计文件?
考题
问答题某住宅楼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66根桩,所有承台都为4桩或4桩以上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 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 2#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50kN; 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950kN; 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