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转8A型转向架须分解检查,并符要求: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偏磨深度不大于()mm。
A.2B.3C.4D.1
考题
转8A型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磨耗不大于3mm、偏磨深度不大于()mm。
A.1mmB.1.5mmC.2mmD.3mm
考题
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承载鞍垫板无裂纹、变形,偏磨不大于(),磨耗不大于2mm。
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须分解检查,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磨耗不大于3mm、偏磨深度不大于()。
A.1mmB.2mmC.3mmD.4mm
考题
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须分解检查,承载鞍顶面偏磨不大于()(顶面四周10mm以内不算偏磨)、磨耗不大于5mm。
A.2mmB.3mmC.1.5mmD.2.5mm
考题
转K6型转向架在侧架与承载鞍间增加了轴箱橡胶垫,使侧架与承载鞍间实现了()定位。A、刚性B、柔性C、硬性D、弹性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原磨耗板磨耗大于()时更换。A、lmmB、1.5mmC、2mmD、3mm
考题
转8A、转8AG、转8G型侧架承载鞍支承面与承载鞍顶面()须(),局部间隙用1mm塞尺栓查,深入量不大于()。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时须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加工后焊装磨耗板。
考题
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恢复原型,或加工后()。
考题
转K6型转向架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大于()或组装间隙超限时,须堆焊后加工。
考题
转K6型承载鞍顶面偏磨大于()耐须加工。A、0.5mmB、1mmC、1.5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磨耗大于()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1mm时,堆焊后加工。
考题
转K6型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时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恢复原型。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转K6型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时须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转8B、转8AB、转8AG、转8G型侧架承载鞍支承面与承载鞍顶面(或与磨耗板顶面)须接触良好,局部间隙用1mm塞尺检查,深入量不大于()A、10mmB、15mmC、20mmD、30mm
考题
转K6型转向架的侧架导框与承载鞍纵向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1mm,横向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mm。
考题
转8A型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磨耗不大于3mm、偏磨深度不大于()mm。A、1mmB、1.5mmC、2mmD、3mm
考题
单选题转K6、转K1型和C76B型车装用的25t轴重转向架、转E22型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恢复原型。A
0.5mmB
1mmC
1.5mmD
2mm
考题
单选题转8A型转向架须分解检查,并符要求: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偏磨深度不大于()mm。A
2B
3C
4D
1
考题
单选题转K6型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A
0.5mmB
1mmC
1.5mmD
2mm
考题
单选题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须分解检查,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磨耗不大于()、偏磨深度不大于1mm。A
2mmB
3mmC
5mmD
6mm
考题
单选题转K6型承载鞍支承面磨耗大于()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A
2mmB
3mmC
4mmD
5mm
考题
单选题转K6型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A
0.5mmB
1mmC
1.5mmD
2mm
考题
判断题转K6型转向架的侧架导框与承载鞍纵向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1mm,横向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mm。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须分解检查,承载鞍顶面偏磨不大于()(顶面四周10mm以内不算偏磨)、磨耗不大于5mm。A
2mmB
3mmC
1.5mmD
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