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常接触式上旁承磨耗板磨耗大于()或有裂纹时须更换。
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时须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加工后焊装磨耗板。
A、1mmB、1.5mmC、2mmD、3mm
考题
加工后,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或磨耗板平面与导框内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
考题
铸钢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堆焊后加工。A、lmmB、1.5mmC、2mmD、3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原磨耗板磨耗大于()时更换。A、lmmB、1.5mmC、2mmD、3mm
考题
转K6、转K1型和C76B型车装用的25t轴重转向架、转E22型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恢复原型。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时须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加工后焊装磨耗板。
考题
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恢复原型,或加工后()。
考题
铸钢侧架导框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时,堆焊后加工。A、lmmB、1.5mmC、2mmD、3mm
考题
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时,堆焊后加工。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1mm时,堆焊后加工。
考题
铸钢侧架导框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时,堆焊后加工。A、lmmB、1.5mmC、2mmD、3mm
考题
转K6型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时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恢复原型。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制动缸复原弹簧钢丝直径磨耗大于()时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转K6型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时须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或加工后焊装磨耗板。A、lmmB、1.5mmC、2mmD、3mm
考题
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时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转K6型侧架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时加工。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转K6型承载鞍支承面磨耗大于()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A、2mmB、3mmC、4mmD、5mm
考题
转K4型承载鞍凹形顶面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加工至原型。
考题
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不大于(),推力挡肩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55.8mm。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焊装磨耗板时,与未焊装磨耗板的侧架另一端误差不超过1mm。
考题
临修时转8A型转向架承载鞍垫板无裂纹、变形,偏磨不大于(),磨耗不大于2mm。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常接触式上旁承磨耗板磨耗大于()或裂纹时更换。A、0.5mmB、1mmC、1.5mmD、2mm
考题
判断题转K4型承载鞍凹形顶面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加工至原型。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转K2、转8B、转8AB、转8G、转8AG型承载鞍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或加工后焊装磨耗板。A
2mmB
3mmC
4mmD
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