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资料1.美国是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全国50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村),基本达到城镇(村)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美国“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市”。美国城市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从几百万人口到几百人都有;但以3~10万人口居多。近30年发展起来的大都市区、城市圈或称为卫星城集中起来的城市带,是大批小城镇的集合,而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美国联邦统计机构把它称之为“都市区”。从地区看,美全国可分为三个著名的城市群(带)。东北部城市最为集中,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这个庞大的都市群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五大湖南部的工业地带,都市化程度也很高。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形成又一个城市连绵带。第三大城市连绵带在加利福尼亚州。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迭亚戈直到墨西哥边境。这三大城市连绵带规模都在世界前列,许多大城市地区已经联成一片,往往这个城市的延伸部分却是另一个城市的发展部分,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已难于分辨是哪一个城市的郊区了。 美国政府内部管理简单化,政府官员少,部门少;小城市政府官员报酬很低,甚至没有,都是兼职的。政府的职能,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美国的地方政府按职能来分,大体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比较全面行政职权的地方政府;另一种是为管理某一具体事项而设立的,如管理学校教育的“学区”,或“卫生专区”、“土壤保护专区”等。洛杉矶、华盛顿、纽约等大城市均有2~3个大型飞机场,航班很多,几乎每分钟都有飞机起飞降落。陆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6~8车道的高速公路已经成网。美国1997年各种道路长度总计6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有近9万公里;每千人拥有汽车760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美国非常重视市镇建设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详细发展规划。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十分稳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资料2.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其城市分布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与临海工业带和港口城市密切相关,因而形成港口工业为主的城市带是日本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两个工商业中心,东日本以东京为中心,西日本以大阪为中心,并分别与重要国际贸易港口横滨、神户联结成著名的“京滨工业带”和“阪神工业带”。以此为基础,在城市地域类型的构成上就相应地形成了“京滨城市带”和“阪神城市带”的空间结构模式。 近年来,日本的大城市发展呈现停滞趋势,而众多新兴小城市的发展却势头强劲,一改以往发展迟缓、结构趋同、管理落后、功能低下的落后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小城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经济实力上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发展更呈跃进之势。据统计,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小城市数量由249个增加到448个,占全国城市的比率已从54.6%增至66.7%。 据统计,迄今日本实施的有关国土开发和城市发展的计划,分为全国计划、大城市圈整备计划和地方城市开发促进计划等三大类,下分14小类,共约有200余项。如《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首都圈基本计划》、《首都改造计划》、《筑波研究学园城市计划》以及《地方开发促进计划》、《地方城市开发建设计划》等等。此外,早在1919年日本就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以后修改多次。 战后日本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消费和政府公共投资。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政府支出占国内总支出的比例大体上保持在15%~20%左右。在政府支出中,与1950年相比,2000年的政府消费总额增加115倍,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却增加210倍。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政府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1.3%。日本政府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在城市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另外,据统计,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日本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从15.98亿日元增加到55039亿日元,猛增3443倍。教育经费的增加,为各地区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人才的集聚,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促进因素。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第一条“成功经验”。 根据“资料1、2”,指出美国、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准确,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更多 “资料1.美国是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全国50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村),基本达到城镇(村)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美国“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市”。美国城市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从几百万人口到几百人都有;但以3~10万人口居多。近30年发展起来的大都市区、城市圈或称为卫星城集中起来的城市带,是大批小城镇的集合,而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美国联邦统计机构把它称之为“都市区”。从地区看,美全国可分为三个著名的城市群(带)。东北部城市最为集中,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这个庞大的都市群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五大湖南部的工业地带,都市化程度也很高。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形成又一个城市连绵带。第三大城市连绵带在加利福尼亚州。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迭亚戈直到墨西哥边境。这三大城市连绵带规模都在世界前列,许多大城市地区已经联成一片,往往这个城市的延伸部分却是另一个城市的发展部分,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已难于分辨是哪一个城市的郊区了。 美国政府内部管理简单化,政府官员少,部门少;小城市政府官员报酬很低,甚至没有,都是兼职的。政府的职能,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美国的地方政府按职能来分,大体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比较全面行政职权的地方政府;另一种是为管理某一具体事项而设立的,如管理学校教育的“学区”,或“卫生专区”、“土壤保护专区”等。洛杉矶、华盛顿、纽约等大城市均有2~3个大型飞机场,航班很多,几乎每分钟都有飞机起飞降落。陆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6~8车道的高速公路已经成网。美国1997年各种道路长度总计6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有近9万公里;每千人拥有汽车760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美国非常重视市镇建设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详细发展规划。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十分稳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资料2.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其城市分布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与临海工业带和港口城市密切相关,因而形成港口工业为主的城市带是日本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两个工商业中心,东日本以东京为中心,西日本以大阪为中心,并分别与重要国际贸易港口横滨、神户联结成著名的“京滨工业带”和“阪神工业带”。以此为基础,在城市地域类型的构成上就相应地形成了“京滨城市带”和“阪神城市带”的空间结构模式。 近年来,日本的大城市发展呈现停滞趋势,而众多新兴小城市的发展却势头强劲,一改以往发展迟缓、结构趋同、管理落后、功能低下的落后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小城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经济实力上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发展更呈跃进之势。据统计,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小城市数量由249个增加到448个,占全国城市的比率已从54.6%增至66.7%。 据统计,迄今日本实施的有关国土开发和城市发展的计划,分为全国计划、大城市圈整备计划和地方城市开发促进计划等三大类,下分14小类,共约有200余项。如《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首都圈基本计划》、《首都改造计划》、《筑波研究学园城市计划》以及《地方开发促进计划》、《地方城市开发建设计划》等等。此外,早在1919年日本就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以后修改多次。 战后日本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消费和政府公共投资。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政府支出占国内总支出的比例大体上保持在15%~20%左右。在政府支出中,与1950年相比,2000年的政府消费总额增加115倍,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却增加210倍。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政府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1.3%。日本政府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在城市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另外,据统计,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日本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从15.98亿日元增加到55039亿日元,猛增3443倍。教育经费的增加,为各地区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人才的集聚,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促进因素。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第一条“成功经验”。 根据“资料1、2”,指出美国、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准确,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有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保险业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保险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B、城镇化率的提升将提高社会对商业保险的需求C、一个国家的保险发展程度与城镇化水平高度负相关D、一个国家的保险发展程度与城镇化水平高度正相关

考题 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考题 我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袁纯清讲话中提到落实中央提出的“3个1亿人”的目标,抓住“两个指标”,瞄准“三个群体”,破除“三扇门”。其中两个指标是指() A、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B、人口城镇化率和土地城镇化率C、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D、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考题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101~105 题。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第 101 题 居住在海拔200~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B.27.8%C.24%D.29.5%

考题 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B.8.2%C.11.6%D.9.3%

考题 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 )。A.10 %B.8.2%C.11.6 %D.9.3%

考题 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 126~130 题。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VI 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玻利维亚的波托西)。第126题:居住在海拔200--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B.27.8%C.24%D.29.5%

考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阐述,错误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C.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 D.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国家独有的趋势

考题 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 B.我国城镇人口接近10亿 C.我国城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 D.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考题 常住人口指居住在本地时间超过()以上的人口。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考题 我国是一个众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朝鲜族B、壮族C、苗族

考题 关于德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是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B、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C、德国石油和铁矿石产量居世界首列D、慕尼黑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考题 中国是一个()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A、人口众多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能源结构以煤为主D、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较弱

考题 按照国际惯例,在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达到()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考题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考题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以上。

考题 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要以()为核心,有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A、人的城镇化B、产业发展C、农民市民化D、工业

考题 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现由()转变。A、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B、农业向人口C、速度型向质量型D、农业向城镇

考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字。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是()。

考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B、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C、镇域城镇化水平应与国家城镇化率目标一致D、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应不低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

考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个民族,其中()人口约占90.6%,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9.4%。

考题 城镇体系规划预测市域城镇化水平时,应采用()。A、采用最接近实际的历年城镇人口资料B、采用市域历年的非农业人口资料C、采用市区的历年非农业人口资料D、采用最近的人口普查资料

考题 填空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字。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是()。

考题 单选题关于德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德国是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B 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C 德国石油和铁矿石产量居世界首列D 慕尼黑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考题 单选题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B 人口基数大C 人口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D 我国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考题 填空题按照国际惯例,在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达到()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考题 多选题调查农村人口时,以下哪些人口应计为调查人口()。A居住在调查范围内,有住房和户籍的人口B长期居住在调查范围内,有户籍和生产资料的无住房人口C暂时不在调查范围内居住,但有户籍、住房在调查范围内的人口D仅有户籍在调查搬迁范围内,无产权房屋和生产资料,且居住在搬迁范围外的人口

考题 单选题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要以()为核心,有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A 农民市民化B 人的城镇化C 工业D 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