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一位化学教师在演示苯酚与Fe3+显色的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一些FeCl3溶液,结果原本已经变成的蓝色又褪去了。问题:(1)请你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你做出假设的思路。(2)化学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应用苯酚与Fe3+显色这一性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一位化学教师在演示苯酚与Fe3+显色的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一些FeCl3溶液,结果原本已经变成的蓝色又褪去了。问题:(1)请你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你做出假设的思路。(2)化学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应用苯酚与Fe3+显色这一性质。” 相关考题
考题
下面是一位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化学平衡?
学生:(思考)
教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组成保持不变的状态。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呢?
教师:边讲边板书。
?
学生:(倾听)
教师:大家理解了吗?下面我们来研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首先看浓度的影响。
(边讲边板书)实验1:
?
教师:请各小组(事先已为各小组准备了相应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取3 mL重铬酸钾溶液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几滴浓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做实验)
教师:大家是不是看到加了氢氧化钠溶液之后,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了?是不是说明氢离子减少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了?对,是的,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教师:(边讲边板书)
实验2:……
(接着教师归纳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问题:
(1)请结合案例,说明该教师教学的主要优点有哪些。(可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回答)(12分)
(2)你认为此案例中,该教师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是什么?(2分)
(3)“化学平衡的移动”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类知识在学生化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6分)
考题
某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时出现了失败,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找一些客观原因来为自己的失败开脱
B、对失败的实验不加评论、立即再重新演示一次
C、为了节省时间、下课后再给学生演示一遍
D、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改进后再演示一遍
考题
一位化学教师在演示苯酚与Fe3+显色的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一些FeCl3溶液,结果原本已经变成的蓝色又褪去了。问题:(1)请你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你做出假设的思路。(2)化学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应用苯酚与Fe3+显色这一性质。
考题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课室上存在多种刺激,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讲述、演示的实验清晰地反映出来,而把黑板、墙壁、讲台、教室内其他声音等作为知觉的背景。知觉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调换。如当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突然有一学生将自己的文具盒掉到地面发出一个较响的声音时,声音就变成了学生知觉的对象,而教师的讲述及演示实验就成为知觉的背景。 问题: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知觉的哪种特性,并阐述影响这种特性的因素。
考题
在c(H+)=1 mol·L-1的HCl介质中,用FeCl3{φθ(Fe3+/Fe2+)=0.77V }滴定SnCl2{φθ(Sn4+/Sn2+)=0.14V },终点时溶液的电极电势为()A、0.56VB、0.54VC、0.46VD、0.35V
考题
问答题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分析该教学片断中,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的异同。
考题
问答题在学习“汽化”知识时,教师通常演示“水的沸腾”实验。简述利用该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