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患者男,34岁。在第1次献血时被告知肝生化值异常。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结果阴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为正常值上线的3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肝、胆超声正常。接下来9个月肝生化指标持续异常。内镜逆行性胆胰超声显示肝周围及肝内管道多发弥散结构。再次询问了患者的排便习惯。多年来排便一直规律,2次/d,半成形便。偶尔便后有血,乙状结肠镜检查显示所及范围内仅有轻微改变,以血管纹理丧失及颗粒状改变为主。有小的痔疮灶。活检显示轻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不正确的建议是()。
A
CT检查近端结肠
B
结肠镜检查同时监测性活检取材,每1~2年重复检查
C
8年内监测性结肠镜检查,每1~2年检查1次
D
补充叶酸
E
粪便DNA取样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多选题患者男,34岁。在第1次献血时被告知肝生化值异常。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结果阴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为正常值上线的3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肝、胆超声正常。接下来9个月肝生化指标持续异常。内镜逆行性胆胰超声显示肝周围及肝内管道多发弥散结构。再次询问了患者的排便习惯。多年来排便一直规律,2次/d,半成形便。偶尔便后有血,乙状结肠镜检查显示所及范围内仅有轻微改变,以血管纹理丧失及颗粒状改变为主。有小的痔疮灶。活检显示轻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不正确的建议是()。ACT检查近端结肠B结肠镜检查同时监测性活检取材,每1~2年重复检查C8年内监测性结肠镜检查,每1~2年检查1次D补充叶酸E粪便DNA取样”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男,50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碱性磷酸酶(ALP)392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阳性(1∶64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阴性,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肝活检:汇管区胆管萎缩,在破坏的胆管周围可出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系统性红斑狼疮B、自身免疫性肝炎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干燥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是A、暂时不需要治疗B、布地奈德C、消胆胺D、泼尼松龙E、熊去氧胆酸治疗过程中首选的监测指标是A、肝彩色超声B、肝穿刺活检C、ALP、GGT、ALT、ASTD、血清清蛋白E、不能确定
考题
可提示急性肝炎的是()可提示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的是()可提示肝硬化、慢性肝炎的是()可提示骨骼疾病的是()AA/G值低于1B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C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幅很高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考题
患者男,34岁。在第1次献血时被告知肝生化值异常。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结果阴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为正常值上线的3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肝、胆超声正常。接下来9个月肝生化指标持续异常。内镜逆行性胆胰超声显示肝周围及肝内管道多发弥散结构。再次询问了患者的排便习惯。多年来排便一直规律,2次/d,半成形便。偶尔便后有血,乙状结肠镜检查显示所及范围内仅有轻微改变,以血管纹理丧失及颗粒状改变为主。有小的痔疮灶。活检显示轻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不正确的建议是()A、CT检查近端结肠B、结肠镜检查同时监测性活检取材,每1~2年重复检查C、8年内监测性结肠镜检查,每1~2年检查1次D、补充叶酸E、粪便DNA取样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0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碱性磷酸酶(ALP)392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阳性(1∶64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阴性,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肝活检:汇管区胆管萎缩,在破坏的胆管周围可出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该男性患者首选的治疗是()。A
暂时不需要治疗B
布地奈德C
消胆胺D
泼尼松龙E
熊去氧胆酸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0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碱性磷酸酶(ALP)392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阳性(1∶64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阴性,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肝活检:汇管区胆管萎缩,在破坏的胆管周围可出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该男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自身免疫性肝炎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D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
干燥综合征
考题
单选题关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临床意义的阐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病毒性肝炎不是一个特异性指标,但为最敏感的指标之一B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与肝组织的形态改变有固定关系C
典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急剧上升D
一部分无黄疸性肝炎早期转氨酶升高不显著E
轻型无黄疸性肝炎常常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0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碱性磷酸酶(ALP)392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阳性(1∶64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阴性,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肝活检:汇管区胆管萎缩,在破坏的胆管周围可出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治疗过程中首选的监测指标是()。A
肝彩色超声B
肝穿刺活检C
ALP、GGT、ALT、ASTD
血清清蛋白E
不能确定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65岁,体检肝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21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其他未见明显异常。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提示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800RU/ml),抗核抗体1∶320(胞质型),球蛋白43g/L,IgM升高(4450mg/L),IgG正常,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均阴性,腹部B型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目前的诊断为()。A
原发性胆汁性硬化B
自身免疫性肝炎C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D
结节病E
原发性胆汁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F
药物性肝炎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