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A

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

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

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

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 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 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 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 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相关考题
考题 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考题 财产保险的承保率是指( )。 A.可保财产占全部财产的比重B.已保财产占可保财产的比重C.已保财产占全部财产的比重D.已保财产占当年GDP的比重

考题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B、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C、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D、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考题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指()。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B.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C.一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考题 19世纪中国进口主要由哪三项构成?()A.鸦片、棉布、煤油B.鸦片、棉纱、粮食C.棉布、棉纱、煤油D.鸦片、棉布、棉纱

考题 以下那句话不是对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正确描述:()A.消费资料进口比重大于生产资料比重;B.直接消费品进口大于消费品原料进口;C.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制成品比重趋于下降;D.进出口商品价格由国内市场根据年成丰歉决定。

考题 中外贸易结构的进口特性是()。A.1873-1936年间,在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远大于生产资料的进口比重B.1873年,消费资料占进口总值的91.9%C.1910年,消费资料占82.4%D.1920年以后,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比重有所上升E.总的来看,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体

考题 帝豪GL占该品牌整体销量30%左右的比重,是比较高的一个车型。

考题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考题 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A、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B、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下降C、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不变D、制造消费资料部类和制造生产资料部类的比重都没有变化

考题 以下那句话不是对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正确描述:()A、消费资料进口比重大于生产资料比重;B、直接消费品进口大于消费品原料进口;C、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制成品比重趋于下降;D、进出口商品价格由国内市场根据年成丰歉决定。

考题 中外贸易结构的进口特性是()。A、1873-1936年间,在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远大于生产资料的进口比重B、1873年,消费资料占进口总值的91.9%C、1910年,消费资料占82.4%D、1920年以后,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比重有所上升E、总的来看,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体

考题 19世纪中国进口主要由哪三项构成?()A、鸦片、棉布、煤油B、鸦片、棉纱、粮食C、棉布、棉纱、煤油D、鸦片、棉布、棉纱

考题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考题 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A、传统手工业已消失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C、小农经济加速解体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考题 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材料直接反反映了()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考题 财产保险的承保率是指()。A、可保财产占全部财产的比重B、已保财产占可保财产的比重C、已保财产占全部财产的比重D、已保财产占当年GDP的比重

考题 单选题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A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 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 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 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考题 单选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A 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B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C 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 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考题 单选题在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关税水平时,其中的权数是()。A 一国各种不同进口商品的价值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B 一国各种不同商品进口的数量占全部进口货物总数量中的比重C 一国各种不同商品进口的重量占全部进口货物总重量中的比例D 一国各种不同商品的关税税率在税则中比重

考题 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材料直接反反映了()A 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B 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考题 单选题财产保险的承保率是指()。A 可保财产占全部财产的比重B 已保财产占可保财产的比重C 已保财产占全部财产的比重D 已保财产占当年GDP的比重

考题 单选题19世纪下半期,棉布、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大宗商品,比重约占中国进口商品的30%。其中消费产品占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材料反映了()A 西方的商品输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 西方的商品输出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 中国近代工业化进展缓慢D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

考题 单选题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A “海禁”政策的保护B 棉纺织业相当发达C 经济发展水平高D 小农经济的抵制

考题 单选题19世纪中国进口主要由哪三项构成?()A 鸦片、棉布、煤油B 鸦片、棉纱、粮食C 棉布、棉纱、煤油D 鸦片、棉布、棉纱

考题 单选题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A 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B 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下降C 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不变D 制造消费资料部类和制造生产资料部类的比重都没有变化

考题 多选题中外贸易结构的进口特性是()。A1873-1936年间,在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远大于生产资料的进口比重B1873年,消费资料占进口总值的91.9%C1910年,消费资料占82.4%D1920年以后,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比重有所上升E总的来看,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