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70岁,前牙残根,拔除后创面不愈合,X线检查见拔牙创下方一卵圆形透光区,术后病理检查见不完整囊腔。镜下见为感染性囊肿壁,囊壁内见较多炎细胞浸润,并见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裂隙,内衬上皮不完整,上皮钉突增生延长,上皮内可见白细胞游出。应诊断为( )。
A
牙旁囊肿
B
含牙囊肿
C
根尖周脓肿
D
根尖周囊肿
E
根尖周肉芽肿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由于患者有牙髓感染病史,根尖周存在慢性炎症性病变,故不考虑AB两项。因为病变已形成囊腔,且X线检查见拔牙创下方一卵圆形透光区,符合根尖周囊肿的诊断标准,因此答案选D。
由于患者有牙髓感染病史,根尖周存在慢性炎症性病变,故不考虑AB两项。因为病变已形成囊腔,且X线检查见拔牙创下方一卵圆形透光区,符合根尖周囊肿的诊断标准,因此答案选D。
更多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前牙残根,拔除后创面不愈合,X线检查见拔牙创下方一卵圆形透光区,术后病理检查见不完整囊腔。镜下见为感染性囊肿壁,囊壁内见较多炎细胞浸润,并见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裂隙,内衬上皮不完整,上皮钉突增生延长,上皮内可见白细胞游出。应诊断为( )。A 牙旁囊肿B 含牙囊肿C 根尖周脓肿D 根尖周囊肿E 根尖周肉芽肿”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男,40岁,前牙残根,拔除后创面不愈合,X线检查见拔牙创下方一卵圆形透光区,术后病理检查见不完整囊腔。镜下见为感染性囊肿壁,囊壁内见较多炎细胞浸润,并见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裂隙,内衬上皮不完整,上皮钉突增生延长,上皮内可见白细胞游出。应诊断为A、牙旁囊肿B、含牙囊肿C、根尖脓肿D、根尖周囊肿E、根尖肉芽肿
考题
患者,男,20岁。左下颌骨肿大半年,X线见泡沫状阴影。病理检查见大小不等的海绵状血腔,囊壁为纤维组织,伴有新旧出血,出血区见有多核巨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家族性巨颌症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D:动脉瘤样骨囊肿
E: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考题
患者男,35岁。近中阻生,远中龋坏。施行拔除术后4日,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有异味。要了解的龋坏程度,最佳的检查方法为
A.冷诊
B.热诊
C.X线片
D.患者主诉
E.电活力测试
考题
男,29岁。腭前部肿胀1个月,X线检查见腭中线前部一圆形透射区,镜下见衬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A、鼻腭管囊肿
B、鼻唇囊肿
C、球状上颌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牙源性角化囊肿
考题
患者男,35岁。近中阻生,远中龋坏。施行拔除术后4日,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有异味。要了解的龋坏程度,最佳的检查方法为
A.冷诊
B.热诊
C.X线片
D.病人主诉
E.电活力测试
考题
共用题干
男,35岁。近中阻生,远中龋坏。施行拔除术后4日,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有异味。要了解的龋坏程度,最佳的检查方法为A、冷诊B、热诊C、X线片D、患者主诉E、电活力测验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35岁,近中阻生,远中龋坏。施行拔除术后4日,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有异味。要了解的龋坏程度,最佳的检查方法为A:冷诊B:热诊C:X线片D:患者主诉E:电活力测验
考题
患者女性,28岁,1周前拔除残根,现仍偶尔有出血,检查见拔牙创愈合不良,牙龈充血挤压有少量脓性渗出,此时应该进行的治疗为A.口服抗生素
B.继续观察
C.重新彻底搔刮拔牙创
D.局部冲洗上药
E.局部理疗
考题
患者男,48岁。右上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中发生折断。若患者术后感觉创口不适、疼痛,检查见创口肉芽组织充血、炎性肉芽增生,则可能发生了()。A、干槽症B、口腔上颌窦瘘C、牙源性上颌窦炎D、拔牙创感染E、牙槽骨骨折,错位愈合
考题
患者女,20岁,自觉左下颌肿大3周,检查见左下颌磨牙区肿胀,X线片见边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间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术后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内有一钙化团块。磨片检查发现为紊乱排列的牙体组织,相互混杂。应诊断为()A、组合性牙瘤B、混合性牙瘤C、成釉细胞牙瘤D、成釉细胞纤维牙瘤E、牙成釉细胞牙瘤
考题
患者男,26岁,前牙残根,拔除后可见根尖附着一团组织,镜下见为增生的肉芽组织,内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见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见泡沫细胞和上皮团块。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根尖周炎B、牙周炎C、根尖周脓肿D、根尖周囊肿E、根尖周肉芽肿
考题
患者女,72岁,左腮腺肿物2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左侧腮腺区一1.5cm×1.2cm×1.2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楚,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检查见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可见散在小囊腔。镜下见肿瘤由杯状黏液细胞、多边形表皮样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应诊断为()A、腺样囊性癌B、腺泡细胞癌C、腺淋巴瘤D、多形性腺瘤E、黏液表皮样癌
考题
患者男,25岁,上前牙区反复出现脓包就诊,查体1牙体变色,颊侧见一小脓点,按压少量脓液流出,舌面见充填物,X线片见根尖区阴影,根中1/3高密度不透光物,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器械分离该患者最佳处理方法是()。A、拔除患牙B、超声取出器械C、反复根管换药D、应用抗生素E、根尖手术
考题
女,45岁。右上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中发生折断若患者术后感觉创口不适、疼痛,检查见创口肉芽组织充血、炎性肉芽增生,则可能发生了()A、干槽症B、口腔上颌窦瘘C、牙源性上颌窦炎D、拔牙创感染E、牙槽骨骨折,错位愈合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9岁,右下后牙疼痛、咀嚼不适一年半,检查见右下双尖牙残冠,X线检查见根尖部一境界清楚的圆形透光区,拔除患牙可见根尖部一绿豆大小肿物,病理学检查见根尖周组织被炎性肉芽组织替代,肉芽组织内可见上皮团块及泡沫细胞。
应诊断为:()。A
根尖周囊肿B
根尖周脓肿C
急性根尖周炎D
根尖脓肿E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拔除左上第一磨牙5天后出现颊侧区肿胀明显,压痛。肿胀波及眶下区及颊间隙。检查见拔牙创愈合良好,无炎性肉芽组织,无渗出,血常规WBC12.3×109/L,中性88%,诊断为拔牙后感染,其最可能产生的原因是()A
拔牙创感染B
干槽症C
局部麻醉时感染D
血运性感染E
腺源性感染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26岁,X线检查根尖周时发现下颌骨单囊性改变,可见下颌磨牙区一单囊性透光区,术后病理检查见肿物囊性,囊壁部分不光滑。镜下见大部分囊壁为牙源性囊肿样表现,局部囊腔内有成釉细胞瘤样增殖。应诊断为()A
牙源性黏液瘤B
成釉细胞瘤C
单囊性成釉细胞瘤D
混合性牙瘤E
牙源性角化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左下第二磨牙残冠要求拔除。在局麻下顺利拔除该牙,术后第3天患者自觉拔牙区疼痛明显且为持续性。检查见左下第二磨牙拔除牙创愈合不良,牙槽骨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周围牙龈充血。牙片示左下第二磨牙牙根窝内无明显残根遗留。该患者的诊断是()A
拔牙创急性感染B
拔牙后牙根感染C
干槽症D
右三叉神经痛E
拔牙后疼痛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下颌角逐渐膨大3年,疼痛不明显,X线呈单囊型放射透光区显示为含牙,镜下见囊肿内衬伴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壁内见微小囊肿形成,综上考虑诊断为( )。A
牙源性角化囊肿B
含牙囊肿C
萌出囊肿D
单纯性骨囊肿E
根尖囊肿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左侧下颌骨无痛性肿胀半年余,检查见双侧下颌不对称,左侧下颌角处膨隆,X线检查见一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囊腔内含牙齿一枚。术中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一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齿颈部,囊液呈黄褐色。镜下见纤维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扁平,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纤维囊壁内可见牙源性上皮团块。患者应诊断为()A
含牙囊肿B
萌出囊肿C
腺牙源性囊肿D
甲状舌管囊肿E
畸胎样囊肿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72岁,左腮腺肿物2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左侧腮腺区一1.5cm×1.2cm×1.2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楚,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检查见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可见散在小囊腔。镜下见肿瘤由杯状黏液细胞、多边形表皮样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应诊断为()A
腺样囊性癌B
腺泡细胞癌C
腺淋巴瘤D
多形性腺瘤E
黏液表皮样癌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8岁。右上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中发生折断。若患者术后感觉创口不适、疼痛,检查见创口肉芽组织充血、炎性肉芽增生,则可能发生了()。A
干槽症B
口腔上颌窦瘘C
牙源性上颌窦炎D
拔牙创感染E
牙槽骨骨折,错位愈合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26岁,前牙残根,拔除后可见根尖附着一团组织,镜下见为增生的肉芽组织,内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泡沫细胞和上皮团块。可能的诊断为( )。A
慢性根尖周炎B
牙周炎C
根尖周脓肿D
根尖周囊肿E
根尖周肉芽肿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