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牙周探诊深度(PD)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炎症时探针过结合上皮进入炎症的结缔组织

B

炎症时探针止于炎症的结缔组织下方正常纤维的冠方

C

健康组织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的1/3~1/2

D

PD>组织学上的龈沟或牙周袋深度

E

健康组织探针止于结合上皮冠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健康组织探针并非止于结合上皮冠方,而是进入结合上皮内1/3~1/2。
更多 “单选题牙周探诊深度(PD)说法不正确的是()A 炎症时探针过结合上皮进入炎症的结缔组织B 炎症时探针止于炎症的结缔组织下方正常纤维的冠方C 健康组织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的1/3~1/2D PD>组织学上的龈沟或牙周袋深度E 健康组织探针止于结合上皮冠方” 相关考题
考题 牙周探诊深度(PD)说法不正确的是A.炎症时探针过结合上皮进入炎症的结缔组织B.炎症时探针止于炎症的结缔组织下方正常纤维的冠方C.健康组织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的1/3~1/2D.PD>组织学上的龈沟或牙周袋深度E.健康组织探针止于结合上皮冠方

考题 与前牙美观密切相关的指标是A.探诊深度B.牙周附着水平C.牙松动度D.探诊出血E.牙龈退缩

考题 能准确地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的指标是A.探诊深度B.牙周附着水平C.牙松动度D.探诊出血E.牙龈退缩

考题 对于真性牙周袋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A、牙周探诊深度(PD)≥3mmB、PD≥5mmC、只与结合上皮的位置向根方增殖有关D、PD≥3mm,未见结合上皮的位置向根方增殖E、虽有骨丧失,但上皮附着可正常

考题 关于牙周探诊深度(PD)的说法下列哪个不正确A.PD组织学上的龈沟或牙周袋深度B.健康组织探针止于结合上皮冠方C.健康组织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的1/3~1/2D.炎症时探针过结合上皮进入炎症的结缔组织E.炎症时探针止于炎症的结缔组织下方正常纤维的冠方

考题 患者种植前行牙周治疗,牙周感染控制标准一般包括 A、菌斑指数<20%B、全口探诊出血(BOP)<25%C、全口BOP(-)D、余留牙牙周袋深度(PD)≤3 mm或≤5 mmE、余留牙部分位点PD>5 mm

考题 牙周探诊是牙周检查的主要手段,那么牙周病诊断时,牙周探诊中最重要的指标时A.牙周袋深度 B.附着水平 C.牙龈退缩程度 D.探诊出血 E.袋内流脓程度

考题 牙周探诊深度(PD)说法不正确的是()A、炎症时探针过结合上皮进入炎症的结缔组织B、炎症时探针止于炎症的结缔组织下方正常纤维的冠方C、健康组织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的1/3~1/2D、PD>组织学上的龈沟或牙周袋深度E、健康组织探针止于结合上皮冠方

考题 牙周检查时利用牙周探针来进行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A、牙周袋的深度和附着水平B、龈下牙石的分布C、是否有袋内溢脓D、根面龋E、牙龈退缩程度

考题 通过牙周探诊获得的最有临床意义的指标是()A、牙周袋的深度B、探及龈下牙石C、袋内溢脓D、附着水平E、探诊出血

考题 牙周探诊是牙周检查的主要手段,那么牙周病诊断时,牙周探诊中最重要的指标时()A、附着水平B、牙龈退缩程度C、探诊出血D、牙周袋深度E、袋内流脓程度

考题 单选题牙周检查时利用牙周探针来进行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A 牙周袋的深度和附着水平B 龈下牙石的分布C 是否有袋内溢脓D 根面龋E 牙龈退缩程度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因“右下后牙松动”来诊。口腔检查:右下6松动Ⅲ度,牙周探诊深度(PD)为8~10mm,根分叉病变(FI)颊侧、舌侧Ⅲ度,牙龈红肿明显,全口口腔卫生情况较差,牙龈红肿,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5~7mm。X线片:右下6牙槽骨吸收过根尖。若考虑右下6拔除后种植,种植时机的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不包括()A 拔牙3个月后,待牙槽骨修复完成B 牙周治疗,炎症完全消除后C 口腔卫生维护好D 去除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E 拔牙6个月以后

考题 单选题牙周探诊是牙周检查的主要手段,那么牙周病诊断时,牙周探诊中最重要的指标时()A 附着水平B 牙龈退缩程度C 探诊出血D 牙周袋深度E 袋内流脓程度

考题 多选题患者种植前行牙周治疗,牙周感染控制标准一般包括()A菌斑指数<20%B全口探诊出血(BOP)<25%C全口BOP(-)D余留牙牙周袋深度(PD.≤3mm或≤5mmE余留牙部分位点PD>5mm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因“右下后牙松动”来诊。口腔检查:右下6松动Ⅲ度,牙周探诊深度(PD)为8~10mm,根分叉病变(FI)颊侧、舌侧Ⅲ度,牙龈红肿明显,全口口腔卫生情况较差,牙龈红肿,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5~7mm。X线片:右下6牙槽骨吸收过根尖。种植治疗后,复查主要评估内容不包括()A 种植体及天然牙周围的软硬组织健康状况B 种植体稳定性C 修复体完整性和稳定性D 菌斑控制及牙周控制情况E 全身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