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γG=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
A
1000
B
1095
C
1200
D
13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已知竖向荷载的合力为:∑F=F1+F2=1206+804=2010kN,fa=300kPa,γG=20kN/m3,基础梁长为:L=1.8+4.0+1.0=6.8m。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基础梁翼缘宽度应满足:bf≥F/[L(fa-γGd)]=2010/[6.8×(300-1.5×20)]=1.095m=1095mm。
已知竖向荷载的合力为:∑F=F1+F2=1206+804=2010kN,fa=300kPa,γG=20kN/m3,基础梁长为:L=1.8+4.0+1.0=6.8m。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基础梁翼缘宽度应满足:bf≥F/[L(fa-γGd)]=2010/[6.8×(300-1.5×20)]=1.095m=1095mm。
更多 “单选题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γG=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A 1000B 1095C 1200D 1300” 相关考题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7.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和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分别为( )kPa。
A. 70.6;141.3
B. 73.4;141.3
C. 70.6;119.0
D. 73.4;119.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5.当Fk=300kN/m,Mk=0,b=2.2m,x=1.1m,验算条形基础翼板抗弯强度时,假定可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进行,则翼板根部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61.53
B. 72.36
C. 83.07
D. 97.69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4.假定fa=165kPa,Fk=300kN/m,Mk=150kN·m/m。当x值满足题(2)的要求(即基底反力呈矩形均匀分布状态)时,其基础底面最小宽度b最接近于( )m。
A. 2.07
B. 2.13
C. 2.66
D. 2.97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上部结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假定F1=1100kN,F2=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则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为下列何项尺寸时,地基反力才呈均匀(矩形)分布?( )A、1100mm
B、1200mm
C、1300mm
D、1400mm
考题
假定设计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f=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f,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0mm
B、200mm
C、300mm
D、350mm
考题
某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
①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为Fk=204kN/m,基础埋深d=1.20m,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
②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
③该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MPa。
1.确定该内墙的最小基础宽度b最接近于( )m。
A. 1.6
B. 1.4
C. 1.2
D. 1.0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1.假定F1=1100kN,F2=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若地基反力呈均匀(矩形)分布状态,则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应为( )mm。
A. 1100
B. 1200
C. 1300
D. 1400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5.F1、F2、c和b值同题(4)。当柱支座宽度的影响略去不计时,其基础梁支座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123.16
B. 147.80
C. 399.05
D. 478.86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3.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
A. 1000
B. 1095
C. 1200
D. 1300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4.假定设计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f=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f应为( )mm。
A. 150
B. 200
C. 300
D. 350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2.已知中密中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试确定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 )kPa。
提示:可假定基础宽度bf<3m。 A. 278
B. 288
C. 302
D. 326
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6.条件同(5)。试确定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673.95
B. 591.18
C. 561.63
D. 493.03
考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4-17题:
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荷载Fk=250kN/m,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试问,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础宽度b最小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
B.1.8
C.1.6
D.1.3
考题
假定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计算基础梁自重标准值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的平均重度γG=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则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f,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00mm
B、1100mm
C、1200mm
D、1300mm
考题
某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
①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为Fk=204kN/m,基础埋深d=1.20m,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
②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
③该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MPa。
3.条件同题(2),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与( )项最为接近。
A. 110
B. 120
C. 130
D. 140
考题
作用于某厂房柱对称轴平面的荷载(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如图所示。F1=880kN,M1=50kN·m;F2=450kN,M2=120kN·m,忽略柱子自重。该柱子基础拟采用正方形,基底埋深1.5m,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持力层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300kPa,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若要求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不出现零应力区,且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则基础边长的最小值接近下列何值( )
A. 3.2m
B. 3.5m
C. 3.8m
D. 4.4m
考题
条形基础埋深3.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200kN/m,为偏心荷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按地基承载力计算条形基础宽度时,使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小压力恰好为零,且无零应力区,问基础宽度的最小值接近下列何值?( )A、1、5m
B、2、3m
C、3、4m
D、4、1m
考题
某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0.72m,毛石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基底埋深为1.5m,无地下水,上部结构传至地面处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F=200kN/m,地基持力层为粉土,其天然重度γ=17.5kN/m3,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5.0kPa。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度取20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确定此基础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小高度值最接近以下何值( )A. 0.35m
B. 0.44m
C. 0.55m
D. 0.70m
考题
某多层砌体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图所示。基础及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基础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平均竖向力为300kN/m,①层粉质黏土地基压力扩散角θ=14°。试问,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条形基础最小宽度b(mm),与下述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200
B. 2500
C. 2800
D. 3100
考题
倒梁法将基础梁视为多跨连续梁,()A、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B、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C、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D、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
考题
单选题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 1和F 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假定设计值F 1=1206kN,F 2=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 F=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 f应为()mm。A
150B
200C
300D
350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物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埋深1.5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8m,地基土重度为20kN/m3,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为FK=4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无明显的软弱下卧层或坚硬下卧层。试问:该工程详勘时,钻孔最小孔深应取下列()项。()A
6.5mB
8.5mC
10.0mD
10.5m
考题
单选题倒梁法将基础梁视为多跨连续梁,()A
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B
以土反力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C
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梯形分布D
以上部结构自重作为荷载,假定土反力均匀分布
考题
单选题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γG=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A
1000B
1095C
1200D
1300
考题
单选题假定设计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f=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f应为( )mm。A
150B
200C
300D
350
考题
单选题某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①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为Fk=204kN/m,基础埋深d=1.20m,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②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③该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MPa。确定该内墙的最小基础宽度b最接近于()m。A
1.6B
1.4C
1.2D
1.0
考题
单选题某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①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为Fk=204kN/m,基础埋深d=1.20m,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②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③该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MPa。条件同题,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与()项最为接近。A
110B
120C
130D
140
考题
单选题条形基础埋深3.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200kN/m,为偏心荷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按地基承载力计算条形基础宽度时,使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小压力恰好为零,且无零应力区,问基础宽度的最小值接近下列何值?( )[2014年真题]A
1.5mB
2.3mC
3.4mD
4.1m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