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
A

血管球瘤

B

转移瘤

C

胆脂瘤

D

中耳癌

E

面神经纤维瘤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CT能显示胆脂瘤本身的软组织密度影占据含气腔,并向鼓室形成隆起边缘。CT值为30~50HU,或为负值,其密度、CT值无特异性。典型者CT表现为鼓室盾板、上鼓室侧壁("骨桥")及鼓前嵴(鼓大嵴)破坏,乳突窦入口及乳突窦扩大,边缘硬化,岩鳞板消失。
更多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A 血管球瘤B 转移瘤C 胆脂瘤D 中耳癌E 面神经纤维瘤”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男性,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可能为( )。A、中耳癌B、血管球瘤C、胆脂瘤D、转移瘤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女患者,28岁,左耳持续性流脓9年,伴耳道长肉芽1年来诊。检查:外耳道有易出血血性肉芽,有黄色脓液,鼓膜窥不见。CT示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出内有软组织阴影,伴有轻微骨破坏。该病人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乳突炎B、骨溃型中耳乳突炎C、中耳癌D、外耳道胆脂瘤E、耳道异物

考题 患者,男性,35岁。右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3个月,流脓有腥臭味,检查见鼓膜松弛部穿孔,中耳腔豆渣样新生物,颞骨CT示右侧中耳鼓窦入口及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伴听小骨骨质破坏,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分泌性中耳炎B、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C、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D、右中耳结核E、右中耳癌

考题 患者,男,30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首选诊断为:()A、血管球瘤B、胆脂瘤C、转移瘤D、中耳癌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32岁男性,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管球瘤B、中耳癌C、中耳炎D、胆脂瘤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患者,男,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A、血管球瘤B、转移瘤C、胆脂瘤D、中耳癌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患者,男,45岁,体重65kg,因左耳出现搏动性耳鸣5天来院就诊。既往:听力下降3年,无流脓史。患者否认发病前有感冒史,现在无耳局部疼痛和流脓,无面瘫。若电耳镜检查发现鼓膜松弛部穿孔,可见上鼓室黄白色物影和黏脓,血压140/90mmHg,纯音测听为左耳混合性聋、右耳听力正常。颞骨CT结果显示听小骨破坏和外耳道后壁骨质破坏,胆脂瘤可能。颅脑MRI结果无明显异常。下列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A、单纯性鼓膜修补术B、鼓膜切开+插管术C、乳突改良根治术+听力重建D、控制血压E、高压氧治疗F、保守治疗,定期复诊

考题 患者,女,53岁,CT发现外耳道内一软组织肿物,明显强化,同时外耳道下壁骨质破坏,肿物向内侵入鼓室,听小骨完整,请提出最可能的诊断()。A、外耳道癌B、外耳道乳头状瘤C、鼓室球瘤D、外耳道疥肿E、颈静脉球瘤

考题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的CT表现为()。A、鼓室内软组织占位B、病变无明显增强C、鼓膜穿孔D、外耳道棘骨质破坏E、鼓室腔扩大

考题 患者男性,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A、血管球瘤B、转移瘤C、胆脂瘤D、中耳癌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男,50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A、血管球瘤B、胆脂瘤C、转移瘤D、中耳癌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患者,男,55岁,右耳间断流脓20年,未进行中耳手术治疗,有听力下降。近半年来感右耳痛,3个月来有口眼歪斜,近1个月来右耳间断流血,可自止。 患者中耳CT示中耳腔及乳突有不规则软组织病灶及大面积骨质破坏,边缘不整齐,外耳道骨壁破坏。本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B、慢性骨疡型中耳炎C、中耳癌D、鼓室体瘤E、颈静脉球体瘤F、以上均有可能

考题 病人,女,28岁,左耳持续性流脓9年,伴耳道长肉芽1年来诊,检查外耳道有易出现血性肉芽,有黄色脓液,鼓膜窥不见,CT示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出内有软组织阴影,伴有轻微骨破坏此病人最可能诊断是()。A、急性乳突炎B、骨溃型中耳乳突炎C、中耳癌D、外耳道胆脂瘤E、耳道异物

考题 患者,女,50岁,既往左耳中耳炎史多年,流脓2年余。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鼓室内有软组织密度灶,明显强化,听小骨及鼓室骨壁破坏,最可能的诊断为()A、血管球瘤B、胆脂瘤C、转移瘤D、中耳癌E、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32岁男性,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 血管球瘤B 中耳癌C 中耳炎D 胆脂瘤E 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男,50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A 血管球瘤B 胆脂瘤C 转移瘤D 中耳癌E 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50岁,既往左耳中耳炎史多年,流脓2年余。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鼓室内有软组织密度灶,明显强化,听小骨及鼓室骨壁破坏,最可能的诊断为()A 血管球瘤B 胆脂瘤C 转移瘤D 中耳癌E 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可能为()。A 中耳癌B 血管球瘤C 胆脂瘤D 转移瘤E 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A 血管球瘤B 转移瘤C 胆脂瘤D 中耳癌E 面神经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右耳流脓1年,鼓膜穿孔。CT显示外耳道棘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软组织密度影。首选诊断为:()A 血管球瘤B 胆脂瘤C 转移瘤D 中耳癌E 面神经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