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女,39岁。广东佛山人,8月份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伴有痒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3.8×109/L,红细胞数为4.5×1012/L,血小板为7.8×109/L,ALT 300U/L,本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疟疾

B

钩端螺旋体病

C

登革热

D

流行性出血热

E

病毒性肝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疟疾的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周期寒战、发热、出汗等。B项,患有钩体病的患者有疫水接触史,且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等症状,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C项,病人来自登革热流行病区,在流行季节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骨及关节疼痛、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目减少,因此可诊断该患者患有登革热。D项,患有流行性出血热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肾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E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和肝损害症状(如: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
更多 “单选题患者女,39岁。广东佛山人,8月份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伴有痒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3.8×109/L,红细胞数为4.5×1012/L,血小板为7.8×109/L,ALT 300U/L,本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疟疾B 钩端螺旋体病C 登革热D 流行性出血热E 病毒性肝炎” 相关考题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9岁。因急性发热伴头痛、皮疹4天入院。体检:体温39.1℃,全身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牙龈出血。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WBC3.8*109/L,PLT7.8*109/L。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登革热D:钩端螺旋体病E:病毒性肝炎

考题 女,29岁,广东广州市人,6月19日入院。因发热伴头痛、皮疹4天入院。曾自服退热药治疗,无好转。体检:体温39.1℃,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2.8×109/L,血小板为58×109/L。有助于明确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是()A、病毒分离B、登革病毒抗体检测C、RT-PCR检测RNAD、血液病原体培养E、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查

考题 患儿,男,5岁,因上下肢暗红色出血性皮疹5天,伴腹痛便血,双膝关节肿痛2天入院。尿常规示:红细胞(++)/HP,查体:双下肢皮肤有散在大小不等,暗红色皮疹,双膝关节肿胀,有触痛,腹软,下腹无压痛,无反跳痛。皮肤护理中哪项不是观察的重点()A、观察皮疹的形态B、观察皮疹的数量C、观察皮疹的部位D、是否反复出现E、观察整个皮肤的颜色变化

考题 陈某,女,29岁,海南人。因发热伴头痛、骨关节疼痛、皮疹4天入院。身体评估:体温39.1℃,皮肤有散在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数3.8×109/L,红细胞4.2×1012/L,血小板96.3×109/L。病人所患疾病最可能是()A、登革热B、成人麻疹C、肾综合征出血热D、恙虫病E、伤寒

考题 女,39岁,广东佛山市人,8月17日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WBC3.8×109/L,RBC4.5×1012/L,HB118g/L,PLT78×109/L。病程第5天出现病情加重并剧烈头痛,呕吐,烦躁,颈强直,血压升至158/100mmHg,心率50次/分。本例此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A、抗病毒治疗B、止血及输血C、20%甘露醇脱水D、扩充血容量E、解热镇痛剂退热

考题 患者女,29岁。广东人,6月份入院,因发热伴头痛、皮疹4天入院。体检体温39.1℃,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3.8×109/L,血小板为7.8×109/L,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A、做血清肥达反应B、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热病毒的IgM抗体C、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的IgM抗体D、血液细菌培养E、检测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体

考题 患者女,39岁。广东佛山人,8月份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伴有痒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3.8×109/L,红细胞数为4.5×1012/L,血小板为7.8×109/L,ALT300U/L,本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流行性出血热B、登革热C、疟疾D、钩端螺旋体病E、病毒性肝炎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2岁,广东佛山人,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d”来诊。查体:T39.0℃;球结膜充血,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Hb118g/L,RBC4.5×1012/L,WBC3.8×109/L,PLT78×109/L。病程第5天出现病情加重并剧烈头痛、呕吐、烦躁,颈强直,血压升至158/100mmHg,心率50次/min。 此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A 抗过敏治疗B 止血及输血C 乙醇擦浴退热D 抗病毒治疗E 20%甘露醇脱水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2岁,广东佛山人,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d”来诊。查体:T39.0℃;球结膜充血,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Hb118g/L,RBC4.5×1012/L,WBC3.8×109/L,PLT78×109/L。病程第5天出现病情加重并剧烈头痛、呕吐、烦躁,颈强直,血压升至158/100mmHg,心率50次/min。 诊断考虑()A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B 钩端螺旋体病C 重型登革热D 恙虫病E 疟疾

考题 单选题陈某,女,29岁,海南人。因发热伴头痛、骨关节疼痛、皮疹4天入院。身体评估:体温39.1℃,皮肤有散在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数3.8×109/L,红细胞4.2×1012/L,血小板96.3×109/L。该病的特效病原治疗药物是()A 青霉素B 红霉素C 氧氟沙星D 万古霉素E 暂无特效病原治疗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7岁,广东人,6月23日入院。因发热伴头痛5天、皮疹1天入院。体检:体温39.2℃,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3.8×109/L,血小板为8.0×109/L。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A 作血清肥达反应B 检测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体C 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的Igm抗体D 血液培养细菌E 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的IgM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