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建筑物40层,基础埋深4.0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为600kPa,传至地面以下深度25m处的附加应力为220kPa,地层为:地面以下深度0~2m为人工填土(γ=15kN/m3),2~10m为粉土(γ=17kN/m3),10~18m为细砂(γ=19kN/m3),18~26m为粉质黏土(γ=18KN/m3),26~35m为卵石(γ=21kN/m3)地下水位深度为8.0m。则在深度为25.0m处取出的土样,做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至少为( )kPa。
A
220
B
500
C
600
D
7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试验最大压力应大于上覆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土层自重分层计算,其自重应力,即做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至少为:
220+2×15+(8-2)×17+(10-8)×(17-10)+19-10)×8+(18-10)×(25-18)=494(kPa)
故选项B最接近。
试验最大压力应大于上覆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土层自重分层计算,其自重应力,即做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至少为:
220+2×15+(8-2)×17+(10-8)×(17-10)+19-10)×8+(18-10)×(25-18)=494(kPa)
故选项B最接近。
更多 “单选题某建筑物40层,基础埋深4.0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为600kPa,传至地面以下深度25m处的附加应力为220kPa,地层为:地面以下深度0~2m为人工填土(γ=15kN/m3),2~10m为粉土(γ=17kN/m3),10~18m为细砂(γ=19kN/m3),18~26m为粉质黏土(γ=18KN/m3),26~35m为卵石(γ=21kN/m3)地下水位深度为8.0m。则在深度为25.0m处取出的土样,做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至少为( )kPa。A 220B 500C 600D 700” 相关考题
考题
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A、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B、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C、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D、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考题
某柱下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5所示。基础和基础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已知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800kN,试问,计算沉降时取用的基底附加压力p0(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90
(B) 117
(C) 120
(D) 147
考题
各种荷载条件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传至基础底面的压力及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见下表,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
荷载传至基础顶面的平均压力表(kPa)
确定基础尺寸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下列何值?( )A、165kPa
B、225kPa
C、243kPa
D、150kPa
考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5m×2.5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为F=160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6所示。
A、5、0
B、5、3
C、5、9
D、7、6
考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1.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最接近于( )m。
A. 3.70
B. 3.90
C. 4.12
D. 5.20
考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独立柱基的尺寸及桩的布置见图。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k=8000kN,力矩设计值Mk=1200kN·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承台埋置深度3m,各土层的桩基础设计参数见表。.
3.由竖向荷载引起的3号桩的竖向力最接近于( )kN。
A. 800
B. 880
C. 9800
D. 1130
考题
某条形基础宽3.0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500kN/m,地基土层为双层结构,上部0~4.0m为硬塑黏土,γ1=18kN/m3,fak1= 200kPa,Es1=10MPa,4.0m以下为软塑黏土,γ2=19kN/m3,fak2=110kPa,Es2= 2.5MPa,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传至软塑黏土层顶面的附加应力为( )kPa。A.107
B.110
C.115
D.120
考题
某建筑物40层,基础埋深4.0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为 600kPa,传至地面以下深度25.0m处的附加压力为220kPa。地层情况大致如下:地面以下深度0~2m为人工填土(γ=15kN/m3),2~10m为粉土(γ=17kN/m3),10~18m为细砂(γ=19kN/m3),18~26m为粉质黏土(γ=18kN/m3),26~35m为卵石 (γ=21kN/m3),地下水位深为8.0m。在深度25.0m处取出土样,做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至少应为( )
A200kPa
B500kPa
C600kPa
D700kPa
考题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y = 18kN/m3,e = 0. 90, IL =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时,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
A. 5.6 B. 6.6 C. 7.3 D. 9.5
考题
某建筑物40层,基础埋深4.0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为 600kPa,传至地面以下深度25.0m处的附加压力为220kPa。地层情况大致如下:地面以下深度0~2m为人工填土(γ=15kN/m3),2~10m为粉土(γ=17kN/m3),10~18m为细砂(γ=19kN/m3),18~26m为粉质黏土(γ=18kN/m3),26~35m为卵石 (γ=21kN/m3),地下水位深为8.0m。在深度25.0m处取出土样,做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至少应为( )A.200kPA.
B.500kPA.
C.600kPA.
D.700kPA.
考题
某多层厂房柱子柱脚尺寸800mm×1000mm,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传至±0.0处的竖向力为Fk=600kN,力矩Mk=160kN·m,水平力Hk=35kN。基底面积为2m×2.6m,设计基础埋深1.5m,基础材料采用C15混凝土。则基础最小高度接近( )m。
A.0.6
B.0.75
C.0.8
D.1.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埋深d=1.5m,基础宽b=1.2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Kk+Gk=180kN/m(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土层分布如图,用砂夹石将地基中淤泥土全部换填,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验算,下卧层承载力属于下述()种情况。(垫层材料重度γ=19kN/m3)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60kN/m,力矩M=10kN·m/m,基础底面宽度b=1.8m,墙厚240mm。试问,验算墙边缘截面处基础的受剪承载力时,单位长度剪力设计值(kN)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85
B.115
C.165
D.185
考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1-23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60kN/m,力矩M=101kN.m/m,基础底面宽度b=1.8m,墙厚240mm。试问,验算墙边缘截面处基础的受剪承载力时,单位长度剪力设计值(kN)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 85
(B) 115
(C) 165
(D) 185
考题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按()且用()土体自重分项系数为()A、基本组合设计值1B、长期效应组合标准值1.2C、基本组合标准值1.4D、特殊荷载组合设计值1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基础形心受到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400kN,基础埋深1.5m,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则其基底压力为()kPa。()A
66.7B
96.7C
230D
200
考题
单选题某中心受荷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为576kN,基础及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为2m,基础底面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值为( )。A
26kPaB
41kPaC
74kPaD
65kPa
考题
单选题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4m×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300kN,土的重度γ=16kN/m3,当埋深分别为2m和4m时,基底附加压力为()kPa。()A
45.5、53.5B
45.5、13.5C
5.5、13.5D
77.5、53.5
考题
单选题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规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B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永久组合,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C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性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
基础设计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考题
单选题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γ=18kN/m3,e=0.90,Ic=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时,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A
5.6B
6.6C
7.3D
9.5
考题
单选题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按()且用()土体自重分项系数为()A
基本组合设计值1B
长期效应组合标准值1.2C
基本组合标准值1.4D
特殊荷载组合设计值1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