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分组是将用户要发送的报文拆分为一定长度的数据段,且在每个数据段前加上()等打成数据。

A.源地址

B.目的地址

C.分组编码

D.控制比特


参考答案

更多 “ 分组是将用户要发送的报文拆分为一定长度的数据段,且在每个数据段前加上()等打成数据。A.源地址B.目的地址C.分组编码D.控制比特 ” 相关考题
考题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

考题 关于交换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报文交换中,数据是以报文的方式发出,报文中除包括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外,还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信息B.分组交换也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是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的C.信元交换以信元为数据传输单元,在通信前不需要建立连接D.分组在网络中传输,还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数据报和虚电路

考题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如果A用户需要通过网络向B用户传送一些数据,则首先将该数据送人应用层,并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人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头标后送入会话层;在会话层加头标送入传输层;在传输层将数据分解为(16)后送至网络层;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17)后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标和尾标封装成(18)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数据以(19)的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B用户所在的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把原数据传送给B用户。A.数据报B.数据流C.数据段D.报文分组

考题 在ISO OSI/RM参考模型中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标和尾标封装成__( )__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数据以bit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 A.数据段 B.数据报 C.数据帧 D.报文分组

考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报文交换中,数据是以报文的方式发出,报文中除包括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外,还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信息 B.分组交换也属于“存储一转发”交换方式,是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的 C.分组的最大长度一般为一千到数千比特 D.分组在网络中传输,还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数据报和虚电路

考题 一个 TCP 发送端发送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具有 1000 字节的有效载荷,如果发送端按照下面的序列号发送数据段: : 3000、 4000、 5000、6000。假设序列号 4000 的数据段丢失,其他数据段都按顺序传输。如果接收方在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分组后发送一个 ACK 数据段,那么此数据段的确认号是多少?A.6000B.7000C.3999D.4000

考题 一个 TCP 发送端发送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具有 1200 个字节的有效载荷,接收方使用累计确认。如果发送端按照下面的序列号发送数据段: 14200,15400,16600,17800。假设所有的数据段都按顺序收到。如果接收方在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分组后发送一个 ACK 数据段,那么此数据段的确认号是多少?A.17799B.19000C.17801D.17800

考题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发送端节点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都增加一个首部,形成一个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接收都每个数据分组后,去掉首都,将每个数据段重新组装出原来的长报文。

考题 17、在分组交换网络中,发送端节点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都增加一个首部,形成一个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接收都每个数据分组后,去掉首都,将每个数据段重新组装出原来的长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