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度不超过40m
B、以第一振型为主
C、第一振型接近于抛物线
D、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参考答案
更多 “ 下列关于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度不超过40mB、以第一振型为主C、第一振型接近于抛物线D、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 相关考题
考题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方法计算地震作用。
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D.弹性时程分析法
考题
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
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
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2012年真题]
提示:
2.假定,第一振型时地震影响系数为0.09,振型参与系数为1.5。试问,第一振型时的基底弯矩标准值(kN·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 685000
B. 587000
C. 485000
D. 400000
考题
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m,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T1=1. 2s。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14000kN,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
假定,第一振型时地震影响系数α1为0.09,振型参与系数为1.5。试问,第一振型时的基底弯矩标准值(kN.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A 685000
B 587000
C 485000
D 400000
考题
(7)假设相应于第一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11=70kN,F12=45kN,则第一振型层间剪力V11,V12分别为A.70 kN,45kNB.45 kN,70kNC.70 kN,115 kND.115 kN,70kN
考题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 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可采用()方法。A.底部剪力法B.时程分析法C.振型分解反应谱法D.先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再以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
考题
(7)假设相应于第一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11=66kN,F12=42kN,则第一振型层间剪力V11,V12分别为A.66 kN,42kNB.42 kN,66 kNC.66 kN,108 kND.108 kN,66kN
考题
关于振型参与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对n自由度体系,其n个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之和为1B.某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只与该振型有关C.一般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小于其他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D.某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与体系所有振型有关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