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F2群体中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个体比例近似()现象称为分离现象。

  • A、2:01
  • B、1:01
  • C、3:01
  • D、1:03

参考答案

更多 “在F2群体中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个体比例近似()现象称为分离现象。A、2:01B、1:01C、3:01D、1:03” 相关考题
考题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考题 在群体意识影响下,个体个性状态相对丧失的现象称为()。

考题 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A、共显性B、相对性状C、性状杂合D、性状分离

考题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则它的遗传行为是F1显性,F2分离,且比例为()。

考题 在YyRr的F2代中,试问1显性和1隐性基因个体出现的概率是()。A、1/16B、3/16C、1/8D、3/8

考题 焊接时,二氧化碳和氩气混合气体的气体比例是()。A、3:01B、1:03C、4:01D、1:01

考题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2分离比3∶1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D、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

考题 根据基因分离规律,可以知道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为3:1。但是这一分离比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请分析:相对基因的显性作用必须是()。

考题 假设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

考题 隐性上位作用,F2代典型的表型分离比例为:()。A、9:3:4B、12:3:1C、9:6:1

考题 关于基因显性有如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显性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称为条件显性B、F1的性状表现超过亲本性状,叫共显性C、F1同时表现出双亲本性状的遗传现象,称超显性D、镶嵌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在F1的同一个体不同的部位表现出来,这种双亲的性状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考题 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1)抑制基因本身()决定性状,F2只有两种类型;(2)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本身()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考题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考题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A、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以上所有结论

考题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9:3:4。

考题 IRIG-B(AC)时码调制比2:1~6:1连续可调,典型调制比为()A、1:01B、2:01C、3:01D、4:01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B、F2的性状分离比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考题 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遗传规律

考题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1植株

考题 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要统计性状分离比应()A、从F1的单株上取样B、从F2的单株上取样C、从F1的多株上取样D、从F2的多株上取样

考题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都是显性个体C、隐性个体的比为3:1D、都是隐性个体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

考题 填空题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则它的遗传行为是F1显性,F2分离,且比例为()。

考题 单选题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A 共显性B 相对性状C 性状杂合D 性状分离

考题 填空题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1)抑制基因本身()决定性状,F2只有两种类型;(2)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本身()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考题 填空题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