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以下关于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的论述,错误的是()。
- A、1998年6月份起,黄河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等江河,也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 B、抗洪精神是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
- C、抗洪精神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 D、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百万军民与罕见的洪水进行殊死搏斗,抗洪抢险取得了重大胜利。
参考答案
更多 “以下关于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的论述,错误的是()。A、1998年6月份起,黄河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等江河,也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B、抗洪精神是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C、抗洪精神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D、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百万军民与罕见的洪水进行殊死搏斗,抗洪抢险取得了重大胜利。” 相关考题
考题
2008年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C.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D.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考题
2008年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 )
A.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B.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C.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D. 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考题
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A、长江、嫩江和松花江B、长江和黄河C、长江和珠江D、黄河和珠江
考题
1998年,中国发生了特大洪水。东北的嫩江、松花江洪水威胁大庆油田安全。8月26日,()同志受中央委托,亲临大庆视察抗洪情况,慰问一线抗洪军民。A、曾庆红B、胡锦涛C、习近平D、江泽民
考题
()年长江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流域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依靠初步建立的长江防洪工程体系,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A、1996B、1997C、1998D、1999
考题
()即因水而形成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以水为师的水德精神,大禹治水的奋斗精神,抗洪抢险的英勇精神和水利行业的奉献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以水为载体的具体体现。A、水精神B、水理念C、水哲学D、水价值
考题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文化,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璀璨深邃的文化,四大发明、昆曲、古琴、武术、飞天……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让世界惊叹!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这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题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题
单选题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在同洪水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万众一心、(),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A
齐心协力B
步调一致C
众志成城
考题
单选题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A
长江、嫩江和松花江B
长江和黄河C
长江和珠江D
黄河和珠江
考题
多选题1998年在抗洪中提出的“抗洪精神”,包括哪些内容?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B不怕困难、顽强拼搏C团结治水、敢于胜利D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