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较粗大马氏体在感应淬火金相组织标准中排列为()。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参考答案

更多 “较粗大马氏体在感应淬火金相组织标准中排列为()。A、1级;B、2级;C、3级;D、4级。” 相关考题
考题 马氏体耐热钢具有明显的(),焊后易得到马氏体组织。 A、单液淬火B、等温淬火C、空气淬硬倾向D、空气退火倾向

考题 工件加热时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淬火后马氏体粗大,工件断口很粗,这种缺陷称为()。 A、过热B、过烧C、腐蚀D、荼状断口

考题 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 ) A.淬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

考题 钢的正常淬火组织应为( ) A、 马氏体B、 马氏体+铁素体C、 铁素体D、 马氏体+渗碳体

考题 火烧熔珠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其特征:一是其金相显微组织是由粗大的等轴晶组成;二是()。A、金相磨面较光滑,组织内几乎没有空洞。B、熔珠内部存在较多而大的空洞。

考题 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的组织是()。 A、马氏体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回火马氏体D、下贝氏体

考题 感应淬火金相组织级别是5级,金相组织为()。A、细针状马氏体B、马氏体加铁素体C、粗大片状马氏体D、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

考题 马氏体是()的基本组织,按其金相组织形态分:针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马氏体强度、硬度取决于含碳量。

考题 两把用T12A钢制造的车刀,分别加热到780℃和900℃淬火, 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马氏体含碳量高?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未溶碳化物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考题 重轨淬火后,淬火层的金相组织为()。A、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铁索氏体

考题 灰铸铁表面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铸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方法有中、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法、火焰淬火等。铸件表面快速加热到900~1000℃,然后进行喷水冷却,经淬火后表面层组织为()。A、马氏体B、马氏体和石墨C、石墨D、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考题 45钢的正常淬火组织应为()。A、马氏体B、马氏体+铁素体C、索氏体D、马氏体+渗碳体

考题 易淬火钢的部分淬火区的组织为()。A、马氏体B、铁素体C、马氏体+铁素体

考题 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 A、马氏体组织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回火马氏体组织D、下贝氏体组织

考题 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淬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

考题 T8钢件在260℃等温淬火后,可得到的组织为()。A、索氏体组织B、淬火马氏体组织C、屈氏体组织D、下贝氏体组织

考题 当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而未达到相变温度时,此时表层金相组织将由原来的马氏体组织转变为硬度较低的索氏体或屈氏体组织,此现象称为()A、回火烧伤B、淬火烧伤C、退火烧伤D、正火烧伤

考题 试比较淬火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在形成条件、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考题 单选题T8钢件在260℃等温淬火后,可得到的组织为()。A 索氏体组织B 淬火马氏体组织C 屈氏体组织D 下贝氏体组织

考题 单选题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A 马氏体组织B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 回火马氏体组织D 下贝氏体组织

考题 问答题试比较淬火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在形成条件、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考题 单选题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 淬火马氏体B 回火索氏体C 回火屈氏体D 索氏体

考题 单选题45钢的正常淬火组织应为()。A 马氏体B 马氏体+铁素体C 马氏体+渗碳体

考题 单选题高速钢一般多采用油淬和分级淬火,淬火组织为()A 马氏体+大量残余奥氏体B 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大量残余奥氏体C 马氏体D 马氏体+粒状碳化物

考题 多选题淬火马氏体的组织形态主要有()A上马氏体B下马氏体C板条状马氏体D片状马氏体E羽毛状马氏体

考题 单选题当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而未达到相变温度时,此时表层金相组织将由原来的马氏体组织转变为硬度较低的索氏体或屈氏体组织,此现象称为()A 回火烧伤B 淬火烧伤C 退火烧伤D 正火烧伤

考题 填空题马氏体是()的基本组织,按其金相组织形态分:针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马氏体强度、硬度取决于含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