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在氧气生产现场,施工动火必须严格遵守“动火许可证”制度,空气中氧含量大于(),不得动火。
A、21%B、23%C、25%D、28%
考题
在富氧区域动火,氧含量不得大于()。
A、23%B、23.5%C、25%D、25.5%
考题
设备和容器内部动火时,其中氧含量必须在18%以上。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人在容器内工作但不动火时,必须做( )A.动火分析B.动火分析和氧含量分析C.氧含量分析和毒物分析D.动火分析和有毒气体分析
考题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②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③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④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题
接收站管道系统投运前,必须要进行吹扫、置换干净,分析()指标合格。A、氧含量和露点B、氧含量和杂质含量C、冷剂含量和可燃气体含量D、氮气含量和可燃气体含量
考题
容器内作业氧含量必须保证在()方可进入。A、17%B、24%C、25%D、19.5~23.5%
考题
人在容器内工作但不动火时,必须做()A、动火分析B、动火分析和氧含量分析C、氧含量分析和毒物分析D、动火分析和有毒气体分析
考题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②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③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④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点加热炉前对瓦斯的要求为()。A、氧含量小于3%B、氧含量小于5%C、氧含量小于2%D、氧含量小于0.5%
考题
设备和容器内部动火时,设备和容器内可燃物含量在0.1%以下,氧含量必须在18%以上。
考题
空分装置周围动火时,不准()。暂停动火后,再次动火前,应重新取样分析氧、氢含量。如动火作业连续超过4小时后,应重新取样分析氧含量,不准超过标准。
考题
在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或毒气含量高2%。必须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
考题
开车时,在指定取样点取样分析,其氧含量低于()%()时即认为氮气置换合格。
考题
在容器或管道带压不置换动火时,把可燃易爆气体中的氧含量(体积分数)不超过()作为安全标准。A、1%B、3%C、5%D、7%
考题
动火分析其可燃物含量的最高限为(),在动火时,现场氧含量应在()范围之内,超过()不得动火。
考题
动火分析的氧含量必须<22%方可动火,如果指标超标必须进行稀释处理。
考题
在井下,容器或管道内作业时,必须测定氧含量,当氧含量在()方可入内。A、18~21%B、18~25%C、21~25%D、25~30%
考题
环氧精制系统停车空气置换后,进容器内动火的要求有()。A、氮气纯度至少为99.5%B、系统中氧含量至少为21%C、系统中总烃含量最大为2000ppmD、系统中环氧含量为0.3%
考题
在设备、容器、井下、地沟等工作环境下作业,氧含量必须达到()以上,毒害物质浓度必须符合()。
考题
在容器外动火、在容器内取样、只做()。A、动力分析B、氧含量分析C、有毒气体的分析D、动火分析
考题
容器内作业氧含量必须保证在()方可进入。A、19%B、21%C、18%D、20%
考题
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特征是()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C、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都与氧容易分离
考题
判断题设备和容器内部动火时,设备和容器内可燃物含量在0.1%以下,氧含量必须在18%以上。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空分装置周围动火时,不准()。暂停动火后,再次动火前,应重新取样分析氧、氢含量。如动火作业连续超过4小时后,应重新取样分析氧含量,不准超过标准。
考题
单选题接收站管道系统投运前,必须要进行吹扫、置换干净,分析()指标合格。A
氧含量和露点B
氧含量和杂质含量C
冷剂含量和可燃气体含量D
氮气含量和可燃气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