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性,52岁,间断便血1个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约2.5cm横结肠息肉,基底广,活检后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下一步治疗最佳的是()。
A
结肠镜下局部电灼圈套切除治疗
B
开腹行局部肠管切除吻合手术
C
药物治疗
D
定期复查
E
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广基息肉,直径约2cm,病理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存在恶变可能,故治疗上宜行息肉肠段局部切除术。
更多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间断便血1个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约2.5cm横结肠息肉,基底广,活检后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下一步治疗最佳的是()。A 结肠镜下局部电灼圈套切除治疗B 开腹行局部肠管切除吻合手术C 药物治疗D 定期复查E 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 相关考题
考题
男性,30岁,因便血行结肠镜检时发现数百个息肉。患者父亲10年前于45岁时因结肠癌死亡。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幼年性息肉病B、家族性结肠息肉病C、化生性息肉D、Peutz-Jeghers息肉E、多发性腺瘤
考题
患者男性,52岁,间断便血1个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约2.5cm横结肠息肉,基底广,活检后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下一步治疗最佳的是A.结肠镜下局部电灼圈套切除治疗B.开腹行局部肠管切除吻合手术C.药物治疗D.定期复查E.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
考题
男性,40岁,间断便血2周。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横结肠息肉,广基底,直径约 2cm,组织活检经病理证实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是A.结肠镜电灼圈套切除B.开腹行局部肠管切除吻合手术C.无需处理D.定期随访密切观察E.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
考题
患者男性,61岁,无明显消化道症状,每天一次排成形软便,体重无明显变化。因"父亲患结肠癌后去世,近期体检发现粪便潜血阳性",要求筛查肿瘤。首选的检查为( )A、腹部CTB、CEAC、上消化道造影D、电子胃镜E、钡剂灌肠F、电子结肠镜[提示] 结肠镜:升结肠见直径约1.5cm带蒂息肉,乙状结肠见直径约2cm侧向生长型息肉,活检病理:(升结肠)腺管状腺瘤,伴高级别瘤变;(乙状结肠)腺管状腺瘤。该患者下一步最合适的干预处理为( )A、结肠镜下切除两处病变B、全结肠切除C、右半结肠切除后,结肠镜下切除乙状结肠病变D、复查结肠镜重复活检E、结肠镜下切除乙状结肠病变后,右半结肠切除F、随诊观察[提示] 结肠镜下切除两处病变后,病理:(升结肠)腺管状腺瘤,局灶癌变,切缘未见异常;(乙状结肠)腺管状腺瘤伴黏膜内癌,切缘可见癌细胞。进一步的检查包括( )A、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9-9等B、胸腹盆平扫+增强CTC、PET-CTD、1个月后复查肠镜E、3个月后复查肠镜F、进一步了解两处病灶的浸润深度,是否存在血管、神经浸润等病理信息[提示] 结肠镜下切除两处病变后,病理:(升结肠)腺管状腺瘤,局灶癌变,且局限于黏膜内,切缘未见异常;(乙状结肠)腺管状腺瘤伴癌变,肿瘤细胞穿透黏膜肌层,切缘未见异常。该患者下一步最合适的处理为( )A、全结肠切除术B、右半结肠根治术C、乙状结肠根治术D、1个月后复查肠镜,内镜下切除病灶E、3个月后复查肠镜,内镜下切除病灶F、6个月后复查肠镜,内镜下切除病灶
考题
患者男性,41岁。间断左下腹隐痛3年,多于排便前出现,无里急后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查体: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存在。为明确诊断,首先考虑的检查包括( )A、腹部超声B、电子胃镜C、钡剂灌肠D、粪便潜血E、腹部CTF、电子结肠镜[提示] 结肠镜:距肛门20cm乙状结肠见直径约3cm粗蒂息肉,活检病理:绒毛腺管状腺瘤。该患者下一步最适合的处理为( )A、随诊观察B、结肠镜下切除C、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D、左半结肠切除术E、乙状结肠癌根治术F、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提示] 结肠镜下完整切除息肉,病理:绒毛腺管状腺瘤,局灶癌变,切缘净。该患者下一步最适合的处理为( )A、尽快复查结肠镜B、随诊观察,3个月复查结肠镜C、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D、左半结肠切除术E、乙状结肠癌根治术F、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提示] 结肠镜下完整切除息肉,病理:绒毛腺管状腺瘤,局灶癌变,切缘可见癌细胞浸润。该患者下一步最适合的处理为( )A、尽快复查结肠镜B、随诊观察,3个月复查结肠镜C、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D、左半结肠切除术E、乙状结肠癌根治术F、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考题
男性,24岁,反复排黏液稀便和血便2年,行纤维结肠镜检发现全结肠和直肠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行诊断性息肉切除术,病理检查最可能发现的息肉类型是A.绒毛性息肉B.增生性息肉C.腺瘤性息肉D.退行性息肉E.假性息肉
考题
患者男性,52岁,间断便血1个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约2.5cm横结肠息肉,基底广,活检后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下一步治疗最佳的是()。A、结肠镜下局部电灼圈套切除治疗B、开腹行局部肠管切除吻合手术C、药物治疗D、定期复查E、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
考题
患者,男性,20岁。反复排黏液稀便和血便1年,行纤维结肠镜检发现全结肠和直肠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A、乳头状息肉B、增生性息肉C、家族性肠息肉病D、退行性息肉E、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考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胃上皮性肿瘤包括腺瘤、乳头状瘤、脉管性肿瘤等B、胃间叶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脉管性肿瘤、纤维瘤、类癌等C、胃腺瘤通常可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腺瘤,其中以管状绒毛状腺瘤最为常见D、胃息肉患者均需内镜下治疗E、胃山田Ⅰ型息肉即广基息肉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反复排黏液稀便和血便1年,行纤维结肠镜检发现全结肠和直肠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A
乳头状息肉B
增生性息肉C
家族性肠息肉病D
退行性息肉E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反复排黏液稀血便2年,行纤维结肠镜检发现全结肠和直肠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其病理类型多为().A
绒毛性息肉B
增生性息肉C
腺瘤性息肉D
退行性息肉E
假性息肉
考题
单选题男,30岁,因间断便血6个月,门诊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证实:距肛门16cm见直径为1.0cm带蒂之结肠息肉,表面糜烂出血。
病理证实为腺瘤样息肉,但术后仍有小量便血,低热,下腹部不适,请选用合理治疗方法( )A
勿需处理,随诊B
腹部热敷C
通便,口服消炎药D
止痛,肌注止血药E
消炎,止血,对症治疗
考题
单选题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胃上皮性肿瘤包括腺瘤、乳头状瘤、脉管性肿瘤等B
胃间叶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脉管性肿瘤、纤维瘤、类癌等C
胃腺瘤通常可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腺瘤,其中以管状绒毛状腺瘤最为常见D
胃息肉患者均需内镜下治疗E
胃山田Ⅰ型息肉即广基息肉
考题
多选题属于肿瘤性息肉的有()A绒毛状腺瘤B化生性息肉C锯齿状腺瘤D幼年性息肉E管状腺瘤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