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陈独秀在创刊号上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局势下,指望“公理战胜强权”只能是一种幻想。()
考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了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国家有()。A、俄国B、土耳其C、德国D、匈牙利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考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望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考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里的发刊词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现在世界第一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一片文章中又写到“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疑问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以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考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在执教《对不良诱惑说“不”》中关于“如何战胜不良诱惑”的教学片段。
问题: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在贯彻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抗日战争中)美国观察家除了关切中国中央政府这种颓废对作战必有影响外,他们还关切国民党的这种每况愈下.势必影响到它最后与中共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然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材料二
在1945年一直到1948年秋,国民政府在人力和军备上较其对手具有显著优势。的确,在那一时期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们在运输、武装和补给上给予他们部队的
材料三
在不久的过去,外国之企图控制中国……我们的援助与鼓励,曾帮助他们抵抗。但是,这一次,外国的控制遮掩在一个广大而热烈的外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一直无效。
一以上摘自1949年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
材料四
美国最重要的利益是保卫本国和国际安全。……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他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回答:
(1)抗日战争中,美国对华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种援助实际上又隐含有什么目的?
(2)据材料二。抗战胜利后,美国“援华”的目的是什么?指出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据材料三、四,分析指出所谓“这一次外国的控制”表面和实际的含义。
(4)材料三中“广大而热烈的运动”是指哪些运动?
考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国会员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西方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思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一万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齐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
(2)材料二,表明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依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依据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产生的矛盾斗争实质是什么?
考题
“强权之上要有公理”是哪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觉悟?()A、清末新政之后B、欧战之后C、日本侵华之后D、共和国成立之后
考题
胡适说: (1)“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2)“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 (3)“生活就是人与环境的交互行为,就是思想的作用指挥一切能力,利用环境,征服他,约束他,支配他,使生活的内容外域永远增加,使生活的能力格外自由,使生活的意味格外浓厚。” (4)“经验就是生活。”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胡适哲学思想的基本逻辑脉络。
考题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宗教改革B、启蒙运动C、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
考题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盂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他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国际关系史》材料2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历史教学》材料3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盂梭说:“威尔逊说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请回答:(1)材料l中,劳合•乔冶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十么?结果怎样?(2)结合材料2,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3)你如何理解材料3中克里孟梭的话?结合材料1、2加以说明。(4)结合材料1、2、3,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考题
材料一:有一位国家总统曾经说过,第三世界国家的日益贫困是一颗真正的“核弹头”,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危机,这颗“核弹头”随时可能爆炸,威胁整个人类的安全。
材料二:党的十七指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原则通过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考题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A、宋明理学“天理”B、平等、自由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D、自然科学定律
考题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知识分子()A、支持北洋政府参加一战B、对收回国家权益抱有幻想C、认清了一战的本质D、以俄为师、向往苏俄
考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四“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C、苏俄宣布废除以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考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美国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1)材料一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实现的?战后,美国颁布的哪部宪法确立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考题
静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在材料力学中()。A、仍然适用B、已不适用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以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全球社会学》(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
考题
以下四个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通知工作人员B、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做好准备C、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安静D、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立即过来
考题
以下选项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通知工作人员B、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做好准备C、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安静D、告诉他,我们要阅读材料,请他立即过来
考题
现实政治的准则是()。A、胜利属于故事讲得更好的一方B、以价值观的竞争求和平C、道义战胜强权D、强权即公理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考题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A
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
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C
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
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考题
单选题现实政治的准则是()。A
胜利属于故事讲得更好的一方B
以价值观的竞争求和平C
道义战胜强权D
强权即公理
考题
单选题“强权之上要有公理”是哪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觉悟?()A
清末新政之后B
欧战之后C
日本侵华之后D
共和国成立之后
考题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又写到:“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2017年真题]A
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B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C
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
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