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以下关于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期末有效保单保费收入×分出比例×(1+分保保单获取成本率)×剩余保单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
  • B、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总保费*(1-保单获取成本率)*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
  • C、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期末有效保单保费收入×分出比例×(1-分保保单获取成本率)×剩余保单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
  • D、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总保费*(1+保单获取成本率)*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

参考答案

更多 “以下关于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期末有效保单保费收入×分出比例×(1+分保保单获取成本率)×剩余保单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B、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总保费*(1-保单获取成本率)*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C、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期末有效保单保费收入×分出比例×(1-分保保单获取成本率)×剩余保单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D、期末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总保费*(1+保单获取成本率)*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 相关考题
考题 本年自留保费是()A.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1-分出额度)B.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分出额度C.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1-分出额度)D.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1+分出额度)

考题 综合赔付率等于( )。A.(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本年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B.(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本年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C.(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追偿款收入)/(本年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D.(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本年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

考题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核算公司提取的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分别设()明细科目进行核算。A、“全额”B、“保单获取成本调整”C、“保费不足准备金”D、“理赔费用准备金”

考题 关于新、老口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老口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考虑了递延保单获取成本和保费不足准备金B、新口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考虑了递延保单获取成本和保费不足准备金C、新口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使用1/24法计算D、没有本质的区别

考题 以下哪个指标不是《2012年经营绩效考核办法》规定用于计算中当年考核口径实收保费的指标?()A、账面保费收入B、分入保费C、分出保费D、应收票据期末余额E、分入业务应收分保账款期末余额F、拆单调整额

考题 为简化起见,系统内分保业务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仅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全额部分,保单获取成本*部分不提取。

考题 本年自留保费是()A、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1-分出额度)B、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分出额度C、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1-分出额度)D、指分出分保后保费的自留额,为总保费/(1+分出额度)

考题 经营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按()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A、当年自留保费的50%B、当年保费收入的1%C、注册资本的20%D、有效保单的全部净值

考题 根据《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下列关于分红保险会计年度末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保单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额是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最低标准B、保单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额是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最高限额C、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低于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D、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高于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考题 丁寿险公司在会计期末评估确定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为50.65亿元,上一会计期末已提存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为38.79亿元。本期未发生其他与责任准备金相关的业务。假设丁寿险公司进行准备金充足性测试后,充足性测试的结果显示,根据充足性测试规定重新计算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为45亿元。丁寿险公司应调整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亿元。A、33.14B、5.65C、44.44D、0

考题 在制定续期保费收入预算时,寿险公司需要收集或预测的信息包括()。 ①有效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②有效保单应收续期保费; ③不同保单年度继续率; ④续期收费费用。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考题 经营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A、当年自留保费的50%B、当年保费收入的1%C、注册资本的20%D、有效保单的全部净值

考题 综合赔付率等于()A、(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本年度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B、(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本年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

考题 已赚保费等于()A、(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起初UPR-期末UPRB、净自留保费-UPR提转差

考题 未赚保费准备金包括()A、未到期和长期责任准备金B、分出保费C、已赚净保费D、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考题 下列关于责任准备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寿险保单责任准备金提取的基本原理是:所收入的保费能够支付未来所有的赔款或给付B、会计年度末保单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额是会计年度末保单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最低标准C、寿险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对保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D、保单年度末保单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不低于保单年度末保单现金价值

考题 寿险公司的“已赚保费收入”等于()。A、保费收入B、保费收入-分出保费C、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D、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短期人身险业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考题 单选题丁寿险公司在会计期末评估确定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为50.65亿元,上一会计期末已提存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为38.79亿元。本期未发生其他与责任准备金相关的业务。假设丁寿险公司进行准备金充足性测试后,充足性测试的结果显示,根据充足性测试规定重新计算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为65亿元。丁寿险公司应补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亿元。A 14.35B 26.21C -24.44D 53.14

考题 多选题以下关于非寿险合同保费收入的调整,叙述正确的有(  )。A“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B“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C“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保费收入”的调整账户D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保险人应当转销相关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E保险公司的利润表上,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保费收入的抵减项目

考题 单选题综合赔付率等于()A (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本年度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B (本年度已决赔款+净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本年自留保费-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净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再保险分出业务所涉及的账户,说法正确的有(  )。A“应收分保账款”账户是资产类科目,核算保险公司从事再保险业务应收取的款项B“摊回分保费用”账户是损益类科目,贷方登记按规定减少的摊回分保费用C“分出保费”账户借方登记按规定向再保险人分出的保费以及调整增加的分出保费D“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账户核算保险公司从事再保险业务确认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以及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E“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账户是资产类科目

考题 多选题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的有(  )。A分出保费B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C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D摊回赔付支出E摊回分保费用

考题 单选题寿险公司的“已赚保费收入”等于()。A 保费收入B 保费收入-分出保费C 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D 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短期人身险业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考题 单选题未赚保费准备金包括()A 未到期和长期责任准备金B 分出保费C 已赚净保费D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考题 单选题在制定续期保费收入预算时,寿险公司需要收集或预测的信息包括()。 ①有效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②有效保单应收续期保费; ③不同保单年度继续率; ④续期收费费用。A ①②③④B 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考题 多选题已赚保费等于()A(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起初UPR-期末UPRB净自留保费-UPR提转差

考题 多选题根据《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下列关于分红保险会计年度末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保单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额是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最低标准B保单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额是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最高限额C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低于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D保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高于法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