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参考答案

更多 “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相关考题
考题 有关于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描述正确的是() A.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是表示计量标准溯源到上一级计量器具和传递到下一级计量器具的框图B.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和溯源框图的三级是指上一级计量器具、本级计量器具和下一级计量器具C.上一级计量器具三要素为计量基(标)准名称、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和计量基(标)准拥有单位(即保存机构)D.三级之间应注明溯源和传递方法

考题 设备测试报告显示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不符合要求,但当设备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 )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之差时,可以评定为合格。A:大于 B:小于 C:大于等于 D:小于等于

考题 设备测试报告显示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不符合要求时,但当设备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 )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之和时,可以评定为不合格。A、大于 B、小于 C、大于等于 D、小于等于

考题 被评定仪器设备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之差时,( )。A、可判为合格 B、不一定合格 C、可判为不合格 D、判定方法不正确

考题 对仪器设备进行符合性评定时,如果设备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大于被评定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即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当U95>1/3MPEV时,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A、须考虑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B、不考虑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C、若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A)在其最大允许误差限内时,则该测量设备可判为合格 D、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示值误差(A)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差时,可判为合格

考题 在进行基础计量学研究和基$物理常量的测量时,通常采用( ) A.扩展不确定度 B.标准不确定度 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D.合成扩展不确定度

考题 下列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描述中,()是正确的。A、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B、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修正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经常在用的计量标准,可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D、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准考核

考题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计量特性包括()等。A、测量范围B、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C、重复性D、稳定性

考题 检定电子天平用的标准砝码,其扩展不确定度(k=2)不得大于被检天平在该载荷下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A、1/10B、1/4C、1/3D、1/9

考题 检测仪表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时,其标准计量仪器的误差限应小于或等于被校对象误差限的();在现场进行比对时,其标准计量仪器的误差限应()被校对象误差限。A、1/4,小于B、1/3,不大于C、1/2,小于D、2/3,小于或等于

考题 下列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描述中()是正确的。A、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B、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上修正值使用,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修正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对检定和校准方法已进行连续和长期的统计控制的,可以不单独进行稳定性考核D、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准考核

考题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与抽样极限误差间的关系是()。A、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大于极限误差B、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等于极限误差C、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小于极限误差D、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极限误差

考题 计量标准的()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A、测量重复性B、稳定性C、不确定度D、标准偏差值

考题 多选题某个计量标准中采用了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校准证书上说明该标准电阻在23℃时的校准值为1.000074Ω,扩展不确定度为90μΩ(k=2),在该计量标准中标准电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____。A90B45C4.5×10-6D4.5×10-5

考题 单选题检定电子天平用的标准砝码,其扩展不确定度(k=2)不得大于被检天平在该载荷下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A 1/10B 1/4C 1/3D 1/9

考题 多选题某个计量标准中采用了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校准证书上说明该标准电阻在23℃时的校准值为1.000074Ω,扩展不确定度为90μΩ(k=2),在该计量标准中标准电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____。A90μΩB45μΩCp4.5×10sup-6 /sup /pDp4.5×10sup-5/supΩ /p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描述中,( )是正确的。A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B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修正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被检对象为实物量具,可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D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准考核

考题 单选题某计量标准装置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以相对误差表示)为±2×10-4。送上级机构校准后,给出校准值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为5×10-5(k=2)。实验室对该计量标准装置进行稳定性考核时,相邻两年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00.001kΩ和100.009kΩ。下列关于该计量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计量标准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符合要求:按示值使用,稳定性不符合要求B 若计量标准按示值使用,稳定性符合要求;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不符合要求C 该计量标准按示值使用或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均符合要求D 该计量标准按示值使用或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均不符合要求

考题 单选题对于不属于简化考核的计量标准项目,下列关于其计量准技术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申请新建计量标准考核,需要提供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无需提供计量标准技术报告B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栏不需要详细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C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对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可任意选择验证方法D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应包括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考题 单选题某实验室监理的一项计量标准,其计量标准最大允许误差为±0.010mm,上级溯源证书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002mm,k=2。2016年实验室对该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时,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装置进行一组10次重复测量,测得值分别为(单位:mm):10.012,10.013,10.017,10.015,10.019,10.021,10.012,10.014,10.016,10.011。标准履历书中记载的2013年~2015年稳定性考核测得值分别为(单位:mm): 10.004,10.009,10.010.若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则下列有关其2016年稳定性考核结论的说法汇总,正确的是()。A 稳定性0.005mm,允许变化量为0.010mm,结果合格B 稳定性0.005mm,允许变化量为0.002mm,结果不合格C 稳定性0.011mm,允许变化量为0.004mm,结果不合格D 稳定性0.011mm,允许变化量为0.010mm,结果不合格

考题 单选题在填写《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如果被检定或被校准的计量器具不加修正值使用,则填写该计量器具的()。A 最大允许误差B 标准不确定度C 准确度等级D 测量不确定度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描述中,()是正确的。A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B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修正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经常在用的计量标准,可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D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准考核

考题 多选题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有()。A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B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C计量标准的重复性D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考题 单选题计量标准的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量表示是指( )A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B 最大误差C 准确度等级D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考题 单选题_________不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A 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B 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C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D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通常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制B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上一级应当是国家计量基准C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中,本机计量器具的要素包括计量标准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及保存机构D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下一级应当是工作计量器具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应与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测量范围相同B 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分段给出时,应给出各段的最小不确定度C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D 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时如果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可采用多个实验室之间比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