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参考答案

更多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相关考题
考题 《汉书.叙传》中记载说:“斿博学有俊才……与刘向校‘秘书’……”其中的“秘书”一词是指( )。A.掌管文书的官员B.宫禁中的藏书C.朝廷中的一种官职D.行政机构名称

考题 外戚势力一旦参与决策、政治,会导致朝廷官员和朝廷法度的不认可,最终将退出舞台。()

考题 古代朝廷对皇帝权力最大的限制是对下列哪项的限制()A.官员的任命B.朝廷机构的设置C.官员的罢免D.御笔

考题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考题 《报任少卿书》一文的体裁是( )A.人物传记 B.书信 C.激文 D.上奏朝廷的文书

考题 1874年12月20日,日军全部退出台湾,沈葆桢上奏朝廷,建议开发台湾。具体措施有()A、开禁;B、开府;C、开路;D、开矿

考题 1866年闽浙总督( )上奏朝廷,提出在马尾择地办船厂。A、左宗棠B、林则徐C、沈葆桢D、李鸿章

考题 为了巩固汉朝在河湟地区的统治和为长期经营作打算,()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

考题 试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考题 公元1001年,时任潭州太守()上奏朝廷为岳麓书院修广舍宇,并请得了国子监的《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这是岳麓书院首次得到朝廷的赐书。

考题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上朝时,见到魂征向太宗皇帝进谏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合并州县的事宜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考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日益成熟,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一个主要途径。 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三:(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材料五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考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日益成熟,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一个主要途径。 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三:(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材料五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考题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考题 古代朝廷对皇帝权力最大的限制是对下列哪项的限制()A、官员的任命B、朝廷机构的设置C、官员的罢免D、御笔

考题 荆州刘琮投诚。朝廷册封荆州原有官员,其中文聘被任命为?

考题 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

考题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之后,曹操曾上奏朝廷,保举关羽为(),袁术死后,()杀其家人,夺走传国玉玺,献给了曹操。

考题 多选题1874年12月20日,日军全部退出台湾,沈葆桢上奏朝廷,建议开发台湾。具体措施有()A开禁;B开府;C开路;D开矿

考题 问答题试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考题 单选题1866年农历5月13日闽浙总督()上奏朝廷,提出在马尾择地建厂。A 左宗棠B 林则徐C 沈葆桢D 李鸿章

考题 单选题《报任少卿书》一文的体裁是()。A 人物传记B 书信C 激文D 上奏朝廷的文书

考题 单选题大臣()上奏折《治安策》,告诫汉文帝注意诸侯王的权力扩张威胁朝廷。A 晁错B 萧何C 吕禄D 贾谊

考题 单选题1866年闽浙总督( )上奏朝廷,提出在马尾择地办船厂。A 左宗棠B 林则徐C 沈葆桢D 李鸿章

考题 单选题1877年初,()上奏朝廷,提议在台湾设立电报局。A 沈葆桢B 丁日昌C 吴赞诚D 裴荫森

考题 判断题外戚势力一旦参与决策、政治,会导致朝廷官员和朝廷法度的不认可,最终将退出舞台。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古代朝廷对皇帝权力最大的限制是对下列哪项的限制()A 官员的任命B 朝廷机构的设置C 官员的罢免D 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