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s。 工程永久占地80hm,临时占地10hm,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答:(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尤其是下游10km处某灌渠取水口的取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以防止下游区域土壤盐碱化;
(5)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的水量:
(6)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7)景观用水。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答:(1)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因入库支流河水中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其他因素如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综合作用下,容易产生富营养化。
(2)水质污染问题。若施工期管理不当,则施工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污染;运营期也可能存在面源污染,特别是如果库区清理不当,库区水质还会变差。因本项目具有供水功能,故需严格保持库区水环境质量。
(3)低温水问题。本工程为年调节水库,低温水下泄将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
(4)库区消落带污染问题。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水环境问题。
(5)鱼类产卵场受到污染和破坏的问题。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的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势及水质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6)移民安置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加剧库区及河道的水环境污染。 (7)下游河段流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的问题。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1)大坝建设阻断了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2)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了鱼类产卵和孵化。
(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将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这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鱼类。
(4)库区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都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
(5)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这将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6)高坝下泄水,产生过饱和气体。
保护措施:
(1)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
(2)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
(3)合理调度工程发电,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工作的长效性。
(4)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5)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6)分层放水。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答:(1)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2)对临时征占的10hm2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
(3)对工程永久征占的80hm2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分层取土,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或其他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
(4)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8株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
(5)加强施工教育。
(6)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7)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
(8)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0年案例分析考试试题改编而成,需要考生认真体会,综合把握。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气体过饱和的含义:水库下泄水流通过溢洪道或泄洪洞冲泄到消力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带入大量空气,由此造成水体中含有过饱和气体,这一情况一般发生在大坝泄洪时期,水中过饱和气体主要为氧气和氮气(氮气起决定性作用)。水库泄洪过程中过饱和氧气的产生将在一定范围内加速降解水体中好氧性污染物,溶解氧浓度的维持能使水库水质良好状态得到保证。水体中过饱和氮气对水库水质基本上无影响,但它是影响水生生物的主要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受体主要是鱼类,鱼类较长时间生活在溶解气体分压总和超过流体静止压强的水中,会使溶解气体在其体内、皮肤下等部位以气泡状态游离出来,这种现象叫"气泡病",发病的鱼类多为中层、上层生活的鱼类,幼鱼死亡率为5%~10%。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水利水电项目中此类考题已经多次出现,请考生尤其注意。此题与2013年案例分析考试中第5题堤坝式水电站中"2.给出本项目运行期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的考点几乎一致。真题答案概括如下:
(1)大坝阻隔,影响鱼类洄游;
(2)水库蓄水后水温分层、低温水下泄;
(3)库区淹没特有鱼类的产卵场;淹没部分上游高中山峡谷景观资源(如果淹没区有古树名木或其他风景名胜等也应一并作答)
(4)大坝建成后,坝下水量减少,库区水流流速减缓、水文情势改变、水质恶化;
(5)高坝下泄水,产生过饱和气体。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答:(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尤其是下游10km处某灌渠取水口的取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以防止下游区域土壤盐碱化;
(5)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的水量:
(6)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7)景观用水。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答:(1)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因入库支流河水中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其他因素如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综合作用下,容易产生富营养化。
(2)水质污染问题。若施工期管理不当,则施工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污染;运营期也可能存在面源污染,特别是如果库区清理不当,库区水质还会变差。因本项目具有供水功能,故需严格保持库区水环境质量。
(3)低温水问题。本工程为年调节水库,低温水下泄将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
(4)库区消落带污染问题。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水环境问题。
(5)鱼类产卵场受到污染和破坏的问题。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的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势及水质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6)移民安置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加剧库区及河道的水环境污染。 (7)下游河段流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的问题。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1)大坝建设阻断了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2)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了鱼类产卵和孵化。
(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将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这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鱼类。
(4)库区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都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
(5)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这将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6)高坝下泄水,产生过饱和气体。
保护措施:
(1)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
(2)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
(3)合理调度工程发电,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工作的长效性。
(4)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5)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6)分层放水。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答:(1)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2)对临时征占的10hm2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
(3)对工程永久征占的80hm2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分层取土,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或其他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
(4)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8株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
(5)加强施工教育。
(6)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7)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
(8)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0年案例分析考试试题改编而成,需要考生认真体会,综合把握。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气体过饱和的含义:水库下泄水流通过溢洪道或泄洪洞冲泄到消力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带入大量空气,由此造成水体中含有过饱和气体,这一情况一般发生在大坝泄洪时期,水中过饱和气体主要为氧气和氮气(氮气起决定性作用)。水库泄洪过程中过饱和氧气的产生将在一定范围内加速降解水体中好氧性污染物,溶解氧浓度的维持能使水库水质良好状态得到保证。水体中过饱和氮气对水库水质基本上无影响,但它是影响水生生物的主要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受体主要是鱼类,鱼类较长时间生活在溶解气体分压总和超过流体静止压强的水中,会使溶解气体在其体内、皮肤下等部位以气泡状态游离出来,这种现象叫"气泡病",发病的鱼类多为中层、上层生活的鱼类,幼鱼死亡率为5%~10%。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水利水电项目中此类考题已经多次出现,请考生尤其注意。此题与2013年案例分析考试中第5题堤坝式水电站中"2.给出本项目运行期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的考点几乎一致。真题答案概括如下:
(1)大坝阻隔,影响鱼类洄游;
(2)水库蓄水后水温分层、低温水下泄;
(3)库区淹没特有鱼类的产卵场;淹没部分上游高中山峡谷景观资源(如果淹没区有古树名木或其他风景名胜等也应一并作答)
(4)大坝建成后,坝下水量减少,库区水流流速减缓、水文情势改变、水质恶化;
(5)高坝下泄水,产生过饱和气体。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更多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s。 工程永久占地80hm,临时占地10hm,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 相关考题
考题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实物调查工作开始前,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布通告,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并对实物调查工作作出安排。
A、迁出人口B、迁入人口C、新增建设项目D、拆除原有建筑
考题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彬县红岩河水库工程占地和
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
陕政发〔2013〕7号
红岩河水库工程是解决彬县县城和彬长矿区重大工业项目用水的骨干水源工程,位于彬县境内泾河左岸一级支流红岩河下游,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涉及彬县义门、北极、小章3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为了保障红岩河水库工程前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有关规定,通告如下:
一、红岩河水库淹没区范围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确定,水库淹没区范围根据正常蓄水位903米高程,并考虑风浪爬高、泥沙淤积和设计防洪标准等确定……
二、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禁止在红岩河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施与该工程无关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
三、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法人会同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调查结果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并公示后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签暑意见……
××××××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章)
2013年2月17日
91.该文没有特别标明行文对象,原因是( )
A.发文单位的疏忽造成的
B.本文行文对象没法确定
C.本文行文对象广泛,需要广泛告知
D.本文保密性的要求
考题
第四题 水利枢纽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 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 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哪些改变会对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考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
【素材】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 8.7 m3/s 。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 m3/s 。工程永久占地80 hm2,临时占地10 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 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 ~1.3 mg/L,0.15~0.25 mg/L 。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考题
第三题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km2 (含耕地263hm2,其中247hm2为基本农田),临时占地239hm2 ,其中基本农田50hm2,其余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 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移民396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经 土地平衡分析,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hm2,用于补偿工程所占基本农田。
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河谷植被主要为 灌草丛和灌丛。水库淹沿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 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库区及入库河流生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以 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 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集中产卵场。
1、列出运行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的保护 措施。
4、按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釆取什么措施。
考题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 km2(含耕地263hm2,其中2 47hm2为基本农田),临时占地239hm2,其中基本农田5 0hm2,其余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移民2 7 00人,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移民3 9 6 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经土地平衡分析,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 0 hm2,用于补偿工程所占基本农田。
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木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 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库区入库河流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态环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类集中产卵场。
问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4.按照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考题
水库水电项目
题干
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进丞、农业灌溉和发电。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X109m3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30hm2,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釆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30km,灌溉面积6X104hm2,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
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
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
2.提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3.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那些环境影响?
4.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考题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调水工程(20分)
某沿海城市为解决城市新区供水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入海河流A河跨流域调水到B河已建的B河水库。工程主要由A河水库枢纽工程和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工程总布置包括主坝、副坝、输水隧洞、生态供水管、上坝公路等。水库枢纽工程坝址位于A河入海口上游3 9 km处,坝址下游22 km处有一农业灌渠取水口。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2.6m3/s,水库回水长度13 km;引水工程输水隧洞长度6 km,设计引用流量2.7m3/s,多年平均调水量2 800万m3。调水实施后B河水库的洪水位、兴利水位及水库库容均不发生变化。工程永久占地1 5 000亩,临时占地470亩,占用植被类型主要是耕地和林地。至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3 200人,搬迁安置人口3 700人,移民安置采取就近后靠安置、外迁安置等形式,共建设集中安置点1 5个。水库库周无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染源及农业污染源。工程占地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地区无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无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工程影响区分布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6种。
【问题】
1.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哪些?
2.确定A河水库坝下生态需水量时需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试分析工程对区域地下水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确定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5.给出工程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考题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考题
第四题 水利枢纽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段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考题
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核实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及工程占地范围的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专项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是()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A、项目建议书B、预可行性研究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
考题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平方公里(耕地263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47公顷),临时占地239公顷,基本农田50公顷,其余为林、旱、灌草地。工程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安置。生产安置3960人。土地平衡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公顷用于补偿。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一种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集中产卵场。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考题
单选题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核实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及工程占地范围的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专项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是()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A
项目建议书B
预可行性研究C
可行性研究D
初步设计
考题
问答题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平方公里(耕地263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47公顷),临时占地239公顷,基本农田50公顷,其余为林、旱、灌草地。工程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安置。生产安置3960人。土地平衡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公顷用于补偿。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一种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集中产卵场。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