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第四题 水利枢纽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段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主要包括:   (1)下游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需水量,特别是下游10 km处某灌渠取水口的取水量。   (2)维持下游河道内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的用水需求,特别是某种保护鱼类生境条件和急流习性的用水需求等)。   (3)维持下游河道水质、泥沙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下游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需求,防止下游区域土地盐碱化。   (5)维持下游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   (6)下游河道外的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7)维持下游河流景观用水需求。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理由如下:   (1)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入库支流河水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综合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库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库区清理不当等),容易产生富营养化。   (2)水质污染问题   施工期管理不当废水排放可能会造成污染外,运营期还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影响,特别是库区清理不当,库区水质将很差,而本工程具有供水功能,需严格保持库区水环境质量。   (3)库区消落带污染问题   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水环境的污染、景观影响等问题。   (4)下泄低温水影响问题   由于本工程水库具有为多年调节性能,可能存在库区低温水下泄影响下游河段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农灌取水及低温水灌溉影响农作物等问题。   (5)下泄水流的气体过饱和影响问题   在大坝泄洪时,周边空气与泄流水体充分掺混,容易产生下泄水流的气体过饱和,进而影响下游的水生生物、特别是对鱼类的伤害影响。   (6)库区鱼类产卵场受淹没影响的问题   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鱼类产卵场的水深加大、水文情势改变(如流速变缓),会影响鱼类的产卵和孵化。   (7)移民安置不当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如果移民安置及土地开发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也会加剧库区及河道的水环境污染。(1)可能对保护鱼类产生影响的改变包括:   ①大坝建设阻断了该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②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③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鱼类。   ④库区较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境。   ⑤由于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⑥高坝下泄水,使库区水体容易产生氮气过饱和现象。   (2)针对以上问题相应的保护措施有:   ①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消除库区次生水质污染隐患。   ②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   ③采取工程与调度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满足水生生物生存基本用水需求。   ④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措施、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   ⑤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⑥分层放水。应采取的陆生植物保护措施主要有:   (1)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2)对临时征占的10hm2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   (3)对工程永久征占的80hm2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或其他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与植被恢复。   (4)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8株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种子库等有关措施。   (5)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6)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   (7)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采取拦挡等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   (8)施工期间,水库淹没的植被需要进行异地补偿。   (9)对占用的林地进行补偿或生态补偿。
更多 “第四题 水利枢纽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段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枯水期流量很少,坝型为土石坝,黏土心墙防渗,坝址处河道较窄,岸坡平缓。坝面作业主要有( )等三个主要工序。 A、铺料、整平和压实B、运料、整平和压实C、铺料、洒水和压实D、铺料、取样和压实

考题 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A.2.0m3/s B.3.5m3/s C.5.5m3/s D.6.5m3/s

考题 为保证堤坝式电站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不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必须考虑下泄生态流量的时期()。A:电站初期蓄水期间B:电站正常发电过程中C:电站机组部分停机时D: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时

考题 为保证堤坝式电站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不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必须考虑下泄生态流量的时期有( )。A.电站初期蓄水期间 B.电站正常发电过程中 C.电站机组部分停机时 D.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时

考题 某水库建坝前,坝址处十年最枯月流量为30Om3/s ,河流最小生态流量12时ι 建库后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150m泪。下列关于建库后坝下河段枯水期环境容量及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最小生态流量未减少 B、 枯水期稀释容量未下降 C、 枯水期稀释容量上升25% 0、 枯水期稀释容量下降50%

考题 某水利枢纽由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黏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 米。 问:说明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

考题 西南山区某水库位于A 江支流B 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 河河口35km,是《A 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2)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 m3,防洪库容0.75×108 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 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 kw?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 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 在坝址上游3.7km 处B 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 在坝址下游11km 处B 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 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 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 月-5 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 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 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 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鳃和岩原鲤2 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 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 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 月-7 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 个,坝下3 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3.8km、3.3km;坝上3 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 河干支流无产票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 鳃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鳃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 -32℃之间,近几年已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约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 月-10 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 月-翌年4 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小。环评机构判别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期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 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 为保护B 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 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殖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 种鱼类。 问题 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考题 第六题  拟在永乐河新建永乐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兼顾发电,并向邻近清源河流域的清源水库调水。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坝、溢流坝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最大坝高97m。永乐水利枢纽向清源水库输水水量为3×108m3/a,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   永乐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平原。拟建坝址位于永乐河中游、永乐市上游35km处,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58×109m3。永乐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其调度原则为:在优先保障永乐水利枢纽库区及坝下用水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向清源水库调水,其中汛期满足防洪要求,枯水期库区或坝下不能保障用水需求时停止调水。   永乐水利枢纽坝址以下河段用水主要有城市取水和现有灌区取水,坝下22~30km河段为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永乐水利枢纽回水区内有2条较大支流汇入,坝址下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永乐河在坝址下280km处汇入永安河。   经调查,永乐河现有鱼类87种,其中地方特有鱼类2种,无国家保护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支流鱼类种类少于干流。永乐水利枢纽库区有2处较大的鱼类产卵场,坝下游有3处鱼类产卵场。   永乐河中上游水质总体良好,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说明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题 第四题 水利枢纽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 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 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哪些改变会对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考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 【素材】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 8.7 m3/s 。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 m3/s 。工程永久占地80 hm2,临时占地10 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 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 ~1.3 mg/L,0.15~0.25 mg/L 。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考题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s。 工程永久占地80hm,临时占地10hm,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考题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51案例2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 【素材】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考题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考题 西南山区水库位于A江支流B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河河口35km,是《A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中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m3,防洪库容0.75×108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km?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在坝址上游3.7km处B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在坝址下游11km处B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月~5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鳡和岩原鲤2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月~7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个,坝下3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 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 3.8km, 3.3km;坝上3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河干支流无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鳡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 鳡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32℃之间,近几年己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月~10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月~翌年4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少。 环评机构判别该书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为保护B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与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值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种鱼类。 【问题】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问题】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调查内容。 【问题】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问题】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考题 拟在永乐河新建永乐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兼顾发电,并向邻近清源河流域的清源水库调水。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坝、溢流坝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最大坝高97m。永乐水利枢纽向清源水库输水水量为3*108 m3 /a,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 永乐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平原。拟建坝址位于永乐河中游、永乐市上游35km处,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58*109 m3。永乐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其调度原则为:在优先保障永乐水利枢纽库区及坝下用水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向清源水库调水,其中汛期满足防洪要求,枯水期库区或坝下不能保障用水需求时停止调水。 永乐水利枢纽坝址以下河段用水主要有城市取水和现有灌区取水,坝下22~30km河段为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乐水利枢纽回水区内有2条较大支流汇入,坝址下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永乐河在坝址下280km处汇入永安河。 经调查,永乐河现有鱼类8 7种,其中地方特有鱼类2种,无国家保护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支流鱼类种类少于干流。永乐水利枢纽库区有2处较大的鱼类产卵场,坝下游有3处鱼类产卵场。永乐河中上游水质总体良好,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 问题: 1.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3.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4.说明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题 凤山水库工程任务以()为主,兼顾发电。A、农业供水B、工业供水C、城乡生活

考题 某水利枢纽工程其水库总库容为8.0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0万KW,灌溉面积为100万亩,则该水利枢纽工程的等级为()A、三等B、一等C、二等D、四等

考题 为了渲泄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洪水,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

考题 多选题某水库建坝前,坝址处最枯月流量为 350 m3/s,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120 m3/s。建坝后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 150 m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小生态流量未变B最小生态流量增加C枯水期稀释容量未变D枯水期稀释流量下降

考题 填空题为了渲泄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洪水,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

考题 单选题某水利枢纽工程其水库总库容为8.0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0万KW,灌溉面积为100万亩,则该水利枢纽工程的等级为()A 三等B 一等C 二等D 四等

考题 多选题某水库建坝前,坝址处十年最枯月流量为300m3/s,河流最小生态流量120m3/s。建库后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150m3/s。下列关于建库后坝下河段枯水期环境容量及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最小生态流量未减少B枯水期稀释容量未下降C枯水期稀释容量上升25%D枯水期稀释容量下降50%

考题 单选题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³/s,坝址至厂房间 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³/s,农业用水量为1.5m³/s。为保障规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 的水量最小应为()。A 2.0m³/sB 3.5m³/sC 5.5m³/sD 6.5m³/s

考题 多选题坝式开发特点()。A坝式开发的水头取决于坝高B综合利用效益高C可以用来调节流量,水电站引用流量大D电站规模也大,水能利用较充分E无水库淹没损失,工程量较小,单位造价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