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统计数据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经济实力的心情非常迫切,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急于求成,片面注重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助长了统计数据“注水”的歪风。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政绩考核时重指标轻实绩、重数字轻质量
B.统计数据“注水”已成为社会问题
C.部分领导干部急于求成
D.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
B.统计数据“注水”已成为社会问题
C.部分领导干部急于求成
D.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是第二句话,即旨在说明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而A、C项是统计数据“注水”的部分成因,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D项也不是材料想要说明的问题。故选B。
更多 “统计数据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经济实力的心情非常迫切,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急于求成,片面注重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助长了统计数据“注水”的歪风。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政绩考核时重指标轻实绩、重数字轻质量 B.统计数据“注水”已成为社会问题 C.部分领导干部急于求成 D.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 ” 相关考题
考题
绿色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净值,但扣除了资源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就会大大下降。实施绿色GDP,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标准一改变,就意味着( )的深刻转变,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全新的政绩观。A、思想观念B、技术操作
考题
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B.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C.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D.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考题
一国政府统计数据表明,该国财政年度内财政收入增长了11.3%,通货膨胀率为9.8%,则()。
A.财政收入既有名义增长,又有实际增长B.财政收入只有名义拉升,没有实际增长C.财政收入没有名义增长,但有实际增长D.财政收入既没有名义增长,也没有实际增长
考题
统计数据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经济实力的心情非常迫切,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急于求成,片面注重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助长了统计数据“注水”的歪风。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A.政绩考核时重指标轻实绩、重数字轻质量B.统计数据“注水”已成为社会问题C.部分领导干部急于求成D.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的基础
考题
请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工业是各地经济增长中的主力,一定程度上工业的增长决定当地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可由此推断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如下图,2004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加速,与东部增长差距缩小,由2003年1-12月相差3.72和4.27个百分点变为2004年1-10月的1.33和0.6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工业增速普遍加快,特别是由于本轮经济增长中重工业增幅较高,东、中、西差距有相对缩小的趋势。
各地区工业增长情况图(%)
2004年10月份,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1~10月份快多少个百分点?
A.0.7
B.0.6
C.0.5
D.0.4
考题
请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工业是各地经济增长中的主力,一定程度上工业的增长决定当地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可由此推断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如下图,2004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加速,与东部增长差距缩小,由2003年1-12月相差3.72和4.27个百分点变为2004年1-10月的1.33和0.6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工业增速普遍加快,特别是由于本轮经济增长中重工业增幅较高,东、中、西差距有相对缩小的趋势。
各地区工业增长情况图(%)
2004年10月份东部地区工业增长占全国工业增长的比重为多少?
A.67.06%
B.19.73%
C.67.39%
D.68.25%
考题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新阶段发展提出了“314”总体部署。“314”总体部署明确了加快重庆建设的定位是()。A、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B、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C、西部地区的科技高地D、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E、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考题
近年来,山东省要求各地要坚决破除单纯攀比增长速度的陈旧观念,对落后欠发达地区,衡量经济工作的主要绩效指标是看群众生活改善了多少.而不是看GDP增长了多少。这一要求() ①表明GDP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②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③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将消除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十一五”期间的地区工资水平状况反映了工资增长的变化有()。A、东部地区工资水平仍然高于其他地区B、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增速逐步加快C、地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当地GDP比重普遍偏低D、地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当地GDP比重比较高
考题
自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A、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B、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C、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D、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现
考题
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A、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B、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C、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D、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
考题
不再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考核政绩,这意味着()A、GDP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C、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考题
在对区域风险监测的过程中要关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如()区域企业竞争力、区域信用环境等。A、地区GDP增长率B、地区GDP占比C、区域的开放程度D、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合理程度E、区域产业集中度
考题
2009年10月16日,《中国税务报》报道,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向好,2009年9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税收实现全面增长。其中,东部地区同比增长34.3%,中部地区同比增长18.9%,西部地区同比增长26.5%。上述材料表明()A、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税收B、经济发展是税收增长的根本原因C、税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征管力度的加强D、人民是税收的最终收益者
考题
单选题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A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B
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C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D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
考题
单选题党的十七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A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
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
必须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D
必须加快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
考题
多选题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B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C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D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E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考题
多选题“十一五”期间的地区工资水平状况反映了工资增长的变化有()。A东部地区工资水平仍然高于其他地区B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增速逐步加快C地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当地GDP比重普遍偏低D地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当地GDP比重比较高
考题
单选题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B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C
经济发展是-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D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考题
单选题自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A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B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C
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D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现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