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概述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德教是立政之本。 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尽 管“三纲”思想并非由董仲舒首先提出,但他对此 进行了系统论证并使之在教育和伦理实践中产 生深刻影响。从此以后,臣忠、子孝、妻顺成为封 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董仲舒认为,个体行为的动机比行为的效果更具有道德价值。在法律上,他属于“原心定罪” 派,认为"志邪者不待成”“本直者论其轻”。这 两种强调思想和行为动机的精神,落实到个人道 德修养上,就是要求人们心正意诚,立志做一个 适合封建国家要求的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 和理想,而将有损于封建纲常、对封建国家利益 有害的意念泯灭在内心萌芽状态。 对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和追求,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获 得高度的和谐和最终的满足,也应是人生的基本 取向。“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 功”,正是董仲舒对这一道德修养原则的总概括 ②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认为,个人修养中应该特别注意“以 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③ “必仁且智”。 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的命题,认为在道德 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 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更多 “概述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 相关考题
考题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2009年7月1日联合下发( )明确了其德育目标、方向和内容。A.《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B.《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C.《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D.《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考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写道:“此时(西汉)之时代精神,此时人之思想,董仲舒可充分代表之。”下列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A、董仲舒使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主流社会思想B、董仲舒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得到采纳C、董仲舒把人的正常欲望和封建秩序对立起来D、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广大人民普遍接受
考题
单选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写道:“此时(西汉)之时代精神,此时人之思想,董仲舒可充分代表之。”下列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A
董仲舒使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主流社会思想B
董仲舒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得到采纳C
董仲舒把人的正常欲望和封建秩序对立起来D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广大人民普遍接受
考题
问答题试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及道德教育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