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案例二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


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案例二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 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相关考题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可以用于验证生产与存货循环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为() 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B.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D.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可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为()A.直接认定账实不符 B.审查A材料明细账记录 C.审查该批材料的领用单 D.直接要求调减A材料明细账

考题 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3”中,审计组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领用原材料尚未入账B:购入原材料尚未入账C:原材料未入库即领用D:多结转了原材料成本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资料3”中,审计人员监盘存货的做法中恰当的为()A、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B、乙公司成立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C、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D、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针对“资料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导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为()。A、产品销售价格降低 B、产品销售数量增长 C、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降低 D、产成品发出计价方法变动

考题 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2”中,审计人员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存在错报风险的情况有:A: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B: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C: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D: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考题 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5”中,为了查找产品销售业务真实性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下一步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A:追踪产品发运单审查货物是否发出B:对比筛选既是供应商又是销货客户的单位C:分析比较产品销售与采购价格差异较小的批次D:分析比较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异较小的批次

考题 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存放在乙公司仓库中的下列存货,所有权不属于乙公司的有:A: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B:来料加工的电工钢C: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D: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审计人员监盘存货的做法中恰当的为() A.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B.乙公司成立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C.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D.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考题 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可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为()A、直接认定账实不符 B、审查A材料明细账记录 C、审查该批材料的领用单 D、直接要求调减A材料明细账

考题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资料1”中,可以用于验证生产与存货循环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为()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B、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D、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考题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审计人员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存在错报风险的情况有: A.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人账 B.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人账 C.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D.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考题 案例二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5”中,为了查找产品销售业务真实性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下一步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A.追踪产品发运单审查货物是否发出 B.对比筛选既是供应商又是销货客户的单位 C.分析比较产品销售与采购价格差异较小的批次 D.分析比较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异较小的批次

考题 (一)资料 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6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6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审计人员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存在错报风险的情况有( )。 A.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B.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C.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D.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考题 (一)资料 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6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6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存放在乙公司仓库中的下列存货,所有权不属于乙公司的有( )。 A.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B.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C.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D.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考题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5”中,为了查找产品销售业务真实性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下一步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A.追踪产品发运单审查货物是否发出 B.对比筛选既是供应商又是销货客户的单位 C.分析比较产品销售与采购价格差异较小的批次 D.分析比较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异较小的批次

考题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 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考题 (一)资料 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6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6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5”中,为了查找产品销售业务真实性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下一步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 A.追踪产品发运单审查货物是否发出 B.对比筛选既是供应商又是销货客户的单位 C.分析比较产品销售与采购价格差异较小的批次 D.分析比较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异较小的批次

考题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存放在乙公司仓库中的下列存货,所有权不属于乙公司的有: A.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B.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C.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D.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考题 (一)资料 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6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6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 )。 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考题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审计组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领用原材料尚未入账 B.购入原材料尚未入账 C.原材料未入库即领用 D.多结转了原材料成本

考题 (一)资料 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6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6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审计组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领用原材料尚未入账 B.购入原材料尚未入账 C.原材料未入库即领用 D.多结转了原材料成本

考题 案例二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审计人员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存在错报风险的情况有: A.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人账 B.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人账 C.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D.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考题 案例二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存放在乙公司仓库中的下列存货,所有权不属于乙公司的有: A.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B.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C.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D.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考题 案例二 (一)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 (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 (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 (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 (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 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 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 (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 (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 (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 (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审计组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领用原材料尚未入账 B.购入原材料尚未入账 C.原材料未入库即领用 D.多结转了原材料成本

考题 不定项题“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