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3题。
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查看材料
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查看材料
A.回归年
B.恒星年
C.太阳日
D.恒星日
B.恒星年
C.太阳日
D.恒星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恒星年是视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认为它在天球上固定不动)连线的时间间隔。它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约为365.256~4天。所以答案选B。
更多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3题。 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查看材料A.回归年 B.恒星年 C.太阳日 D.恒星日”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查看材料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考题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3题。
{图}
左图中甲城市与右图中乙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甲城市在温带,乙城市在热带
C.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甲位于乙城市的南方
考题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两幅图相比,正确的是( )。
A.左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简略
B.右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详细
C.左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详细
D.右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简略
考题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关于左图中甲城市与右图中乙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甲城市在温带,乙城市在热带
C.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甲位于乙城市的南方
考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查看材料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考题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3题。
两幅图相比,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A.左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简略
B.右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详细
C.左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详细
D.右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简略
考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将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名称填在答题卡上。(5分)
河流:A__________C__________
湖泊:B__________
山脉:D__________
地市:E__________
考题
某科考队结束了四个月的海上考察,于5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表形势图。读图回答题。
此时图示区域最主要的天气系统是( )。查看材料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考题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
(3)分析该气象灾害形成的条件。
考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A为甲乙两地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2)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分析原因。(3分)
(3)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4)与乙地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干旱。分析该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3分)
考题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结合图就“河流的位置”和“河流的水文特征”两个教学内容分别设计一道单项选择题,并附答案。
(2)简要说明试题设计意图。
考题
该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11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②处风平浪静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④地森林密布
考题
图A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图中古城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图6中的()A、①B、②C、③D、④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