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内容。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图8.24)。本区绝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图8.26)。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图8.25)。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
②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运用图片及有关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提高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图表资料,能够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非洲黑种人文化、风俗的了解,形成种族平等的观念,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呈现名人的照片,如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篮球明星乔丹等,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人的肤色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学生回答之后追问:“黑人的故乡又在哪里呢”由此引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故乡,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提问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中来。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走进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师PPT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在图中找出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热带。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分析一个区域位置和范围的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教师继续用PPT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分布图。
【学生活动】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教师继续用PPT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图。
【学生活动】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因此有“高原大陆”之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非洲的地形有所了解,为后续学习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做铺垫。
【过渡】非洲不但有“高原大陆”之称,而且由于其大部分位于热带,还有“热带大陆”之称,有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气候。
教师P PT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图及其自然景观图。学生小组合作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
(2)指出从赤道向南和向北依次分布着哪些气候类型,有什么分布规律。
(3)说说这些气候类型下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征。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生总结】
(1)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从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呈对称分布。
(3)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景观多样。如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区分为明显的干、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有许多野生动物;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小组活动】教师PPT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们的传统民居,以及恩贾梅纳各月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统计图。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以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2)分析民居特点与当地气候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
(1)热带草原气候存在明显的干湿两季,全年气温比较高。
(2)茅草屋可以就地取材。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房屋阴凉通风,遮风避雨,既能够适应气候,也能够满足当地人居住的需要。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2.黑种人的故乡
教师PPT展示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四国时的照片(或者短视频)。提问:从照片(视频)中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分布的是什么人种
【学生回答】黑种人。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称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构成。
【活动】感受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PPT播放关于非洲绘画、雕刻、音乐方面的图片和视频(非洲的旅游宣传片)。让学生感受非洲独特的文化。
【教师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创造了独特而有活力的文化。黑种人大多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方面的天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后,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进一步强调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课下搜集相关资料,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更多 “阅读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内容。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图8.24)。本区绝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图8.26)。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图8.25)。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相关考题
考题 2000-2007年,中、低收入国家六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增速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A.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B.东亚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C.欧洲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D.东亚和太平洋,撒哈拉以南非洲

考题 有“高原大陆”之称的区域是( )A.西亚B.北非C.中亚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要求: (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阅读关于“自然地理的差异性”的图文资料,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垂直分异规律”的部分内容。 要求: (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 (2)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师、学生的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

考题 阅读关于“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书中关于“人口迁移”的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网,量算距离"。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图"中"比例尺"的有关内容。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考题 阅读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标准要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材料二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教材中的一页。 要求: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探究性),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阅读关于“中国气候”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注(2001版)》中内容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中国气候”有关内容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8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依据。(16分)

考题 阅读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内容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8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16分)

考题 阅读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相关内容。 要求: (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师、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 任务: 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考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考题 简要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并指出非洲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考题 全球HIV感染人数最高的地区是()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B、加勒比海地区C、亚洲D、大洋洲

考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考题 “非洲艺术”通常指的是()A、指撒哈拉沙漠以东地区的B、指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C、指撒哈拉沙漠以西地区的D、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的

考题 全球恐怖威胁最严重的区域是()。A、中东、北非B、中东欧C、北美D、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考题 黑种人的故乡是()A、亚洲B、欧洲西部C、北美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题 黑人的故乡是()A、拉丁美洲B、撒哈拉以南非洲C、撒哈拉以北非洲D、南美洲

考题 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对农业依赖度最高的20个国家中有17个为()国家,这些国家未来30年将面临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和“极端风险”。A、撒哈拉以北非洲B、撒哈拉以南非洲C、尼罗河以东非洲D、刚果河以西非洲

考题 黑种人的故乡是()A、西亚B、大洋州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欧洲

考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考题 单选题黑种人的故乡是()A 西亚B 大洋州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 欧洲

考题 单选题全球HIV感染人数最高的地区是()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B 加勒比海地区C 亚洲D 大洋洲

考题 单选题“非洲艺术”通常指的是()A 指撒哈拉沙漠以东地区的B 指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C 指撒哈拉沙漠以西地区的D 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