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58岁,右臀部肿块,直径8 cm,与深部固定,大体肿物为不规则结节状,质软,无明显包膜,切面灰黄-灰白色,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奇形怪状,单核,多核,巨核,核大深染,含1~2个嗜酸性核仁,核分裂相易见,胞浆为颗粒状,伊红色絮状或呈泡沫状。诊断应首先考虑:( )

A.多形性脂肪肉瘤
B.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C.多形性恶纤组
D.恶性黑色素瘤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 男,58岁,右臀部肿块,直径8 cm,与深部固定,大体肿物为不规则结节状,质软,无明显包膜,切面灰黄-灰白色,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奇形怪状,单核,多核,巨核,核大深染,含1~2个嗜酸性核仁,核分裂相易见,胞浆为颗粒状,伊红色絮状或呈泡沫状。诊断应首先考虑:( )A.多形性脂肪肉瘤 B.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C.多形性恶纤组 D.恶性黑色素瘤” 相关考题
考题 男性,58岁,右大腿深部肿块,直径8cm,与深部组织固定,大体肿物为不规则结节状,质软,无明显包膜,切面灰黄-灰白色,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奇形怪状,单核,多核,巨核,核深染,含l~2个嗜酸性核仁,核分裂象易见,胞质为颗粒状伊红色絮状、泡沫状或空泡状。首先考虑的病理诊断是A、多形性脂肪肉瘤B、多形性横纹肌肉瘤C、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D、恶性黑色素瘤E、巨细胞性未分化癌

考题 男性,60岁。臀部拳头大肿块3个月余,不痛,与深部组织固定,不活动,周界不清。巨检:肿块直径10cm,无包膜,切面灰红-棕褐色,质软,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奇形怪状,排列紊乱,胞质红(强嗜酸性),核分裂象易见,见出血和坏死区,黏液样基质内散布幼稚原始间叶细胞。根据上述描述,首先考虑的病理诊断是A、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多形性脂肪肉瘤C、多形性横纹肌肉瘤D、巨细胞性未分化癌E、恶性黑色素瘤

考题 不属于恶性肿瘤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单核瘤巨细胞,大核仁B、核染色质粗块状,出现核内包涵体C、胞浆丰富,含嗜酸性颗粒D、异型核,核仁清楚,嗜酸E、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考题 关于白细胞形态描述正确的是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浆颗粒粗大,橘红色颗粒充满胞浆B、淋巴细胞胞核椭圆形,核染色质排列紧密,胞质较多,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C、单核细胞胞核为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核仁隐匿,胞质较多染灰蓝色D、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核多分两叶,胞质充满着粗大呈橘红色嗜酸性颗粒E、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核常融合呈堆集状,胞质紫蓝色嗜碱性颗粒大小均一,分布均一,常掩盖在核上

考题 关于白细胞形态描述正确的是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浆颗粒粗大,橘红色颗粒充满胞浆B.淋巴细胞胞核椭圆形,核染色质排列紧密,胞质较多,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C.单核细胞胞核为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核仁隐匿,胞质较多染灰蓝色D.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核多分两叶,胞质充满着粗大呈橘红色嗜酸性颗粒E.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核常融合呈堆集状,胞质紫蓝色嗜碱性颗粒大小均一,分布均一,常掩盖在核上

考题 男,60岁。臀部拳头大肿块三月余,不痛,与深部组织固定,不活动,周界不清。巨检肿块直径10 cm,无胞膜,切面灰红-棕褐色,质软,鱼肉状。镜检瘤细胞奇形怪状,排列紊乱,胞浆红,强嗜酸性,核分裂像易见,见出血和坏死区,也见黏液样基质内散布幼稚原始间叶细胞区。 根据上述描述,首先考虑的病理诊断是:( )A.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多形性脂肪肉瘤 C.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D.巨细胞性未分化癌

考题 典型的镜影细胞是()A、多核瘤细胞B、细胞大,浆丰富,双色性或嗜酸性C、核大,核膜厚,核呈空泡状D、有大的嗜酸性核仁E、双核并列,有大的嗜酸性核仁,形似镜影的R-S细胞

考题 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A、细胞多形性明显B、核浆比例增大C、核深染、核仁肥大D、胞浆嗜酸性E、出现病理核分裂

考题 霍奇金病R-S细胞的特点有( )A、多核或双核的瘤巨细胞B、常见核分裂像C、核大呈空泡,核仁明显,周围有透明晕D、胞浆丰富,双色或嗜酸性E、染色质常沿核膜聚集,核膜厚

考题 患者女性,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右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像可见,核分裂像>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初步诊断()。A、胃肠道间质瘤B、软组织肉瘤C、梭形细胞瘤D、横纹肌肉瘤E、平滑肌肉瘤F、直肠腺癌

考题 典型的镜影细胞是( )A、多核瘤巨细胞B、细胞大,胞质丰富,双色性或嗜酸性C、核大,核膜厚,核呈空泡状D、有大的嗜酸性核仁E、双核并列对称,有大的嗜酸性核仁的R-S细胞

考题 患者,女性,59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5个月,渐增大。体检:左眼上睑外侧睑板见黄白色结节状肿物,实性,质地较硬韧,表面溃烂。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多边形、不规则形,细胞质泡沫状,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形,异型明显,核分裂较常见。部分瘤细胞核呈空泡状。正确的诊断是()A、鳞状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睑板腺癌D、睑板腺囊肿E、睑腺炎

考题 肉瘤的肉眼特点通常为()A、结节状、有包膜,切面灰白质硬B、结节状、有包膜,切面灰白质软C、分叶状,可有或无包膜,切面灰红或粉红色,质硬D、形状不定,切面灰白色,质硬,干燥E、不规则结节状,有无完整包膜不定,切面灰红色,湿润质软如鱼肉状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X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X4cmX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有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像可见,核分裂像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初步诊断()。A 胃肠道间质瘤B 软组织肉瘤C 梭形细胞瘤D 横纹肌肉瘤E 平滑肌肉瘤F 直肠腺癌

考题 单选题不属于恶性肿瘤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 单核瘤巨细胞,大核仁B 核染色质粗块状,出现核内包涵体C 胞浆丰富,含嗜酸性颗粒D 异型核,核仁清楚,嗜酸E 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58岁,因阵发性头晕,视物模糊,血压升高入院,CT示左侧肾上腺肿物。行手术切除,巨检如图:肿瘤直径3cm,包膜完整,切面灰红色,部分区可见出血,镜下如图所示,可见以下哪项病变()A 细胞核仁明显,核异型性多见,核分裂象多见B 瘤细胞多边形,胞界不清C 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胞浆呈嗜酸性D 可见肿瘤侵包膜及血管现象E 可见肿瘤侵入肾上腺周围脂肪组织

考题 配伍题双侧甲状腺肿物,结节状,边界清楚,分别为4cm×4cm及3cm×2cm,切面灰白,质实。镜下为大小、形态较一致的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核分裂象少见,可见多核巨细胞,细胞呈片状或束状排列,间质出现片块状刚果红染色阳性物质。免疫组化1、G阴性,CT阳性。本例诊断为()|右甲状腺结节样肿物,包膜不完整、固定,8cm×6cm大小,切面鱼肉状,可见出血、坏死。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或类圆形,可见多核巨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间质明显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阳性,Vimentin阳性。本例诊断为()|甲状腺右叶结节性肿物,无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5cm×4cm,,镜下,瘤细胞多排列成大小不一的滤泡结构,细胞核重叠、毛玻璃状,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免疫组化TG弱阳性,CK阳性。本例诊断为()|甲状腺左叶结节样肿物,有包膜,切面呈棕色,有出血、坏死。镜下,瘤细胞较大、多边形,胞质含大量嗜酸性颗粒,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瘤组织部分排列成滤泡状,间质较少;免疫组化TG弱阳性,CEA阳性。本例诊断为()|甲状腺巨大肿块,12cm×8cm,切面灰红、均质、鱼肉样。镜下,浆细胞样瘤细胞弥漫成片分布,并见淋巴上皮病变,伴桥本甲状腺炎区域。本例诊断为()A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B甲状腺恶性淋巴瘤C甲状腺髓样癌D甲状腺未分化癌E甲状腺嗜酸细胞癌

考题 单选题肉瘤的肉眼特点通常为A 结节状、有包膜,切面灰白质硬B 结节状、有包膜,切面灰白质软C 分叶状,可有或无包膜,切面灰红或粉红色,质硬D 形状不定,切面灰白色,质硬,干燥E 不规则结节状,有无完整包膜不定,切面灰红色,湿润质软如鱼肉状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有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象可见,核分裂象>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初步诊断()A 胃肠道间质瘤B 软组织肉瘤C 梭形细胞瘤D 横纹肌肉瘤E 平滑肌肉瘤F 直肠腺癌

考题 单选题典型的镜影细胞是A 多核瘤巨细胞B 细胞大,胞质丰富,双色性或嗜酸性C 核大,核膜厚,核呈空泡状D 有大的嗜酸性核仁E 双核并列对称,有大的嗜酸性核仁的R-S细胞

考题 配伍题胞体巨大,周边不整;胞核数目较多,彼此孤立,无核丝相连,染色质呈粗网状,核仁1~2个;胞质丰富,染淡蓝和浅红色,有很多蓝紫色颗粒。此细胞为()|胞体直径10~18μm;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排列紧密,分布不均,有明显厚实感,核仁1~2个,清晰,核膜清楚;胞质很少,亮蓝色,仅环于核周。此细胞为()|胞体直径10~18μm;核染色质呈细致颗粒状,排列均匀、平坦,核仁2~5个,界限清楚;胞质呈淡蓝色,着色均匀,浅淡。此细胞为()|胞体直径12~20μm,呈圆形、椭圆形、梭形、多角形;胞核较小,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质模糊,胞核常被遮盖结构不清;胞质充满嗜碱性颗粒。此细胞为()|胞体直径12~20μm;核染色质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较多,呈淡蓝色,内有非特异性天青胺蓝颗粒。此细胞为()|胞体直径15~20μm,可见伪足突出;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不均匀,着色深,核仁1~3个,较大,界限不清;胞质呈深蓝浓稠,不均匀如油画感,核周有淡染区。此细胞为()|胞体直径25~30μm,多呈梭形;胞核呈圆或椭圆形,染色质网状,多无核仁;胞质量少,分布于细胞两端,染蓝红色,可有细小紫红色颗粒。此细胞为()|胞体直径8~15μm;核染色质凝聚呈条索状或块状,有明显的间隙,核仁消失;胞质可见嗜多色性。此细胞为()|胞体直径8~15μm;核染色质常排列成车轮状;核质丰富,染蓝色或红蓝相混的蓝紫色,有泡沫感。此细胞为()|胞体较大,直径20~40μm,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单个或多个成簇分布;胞核常偏位,核染色质粗网状,1~3个核仁;胞质丰富,染深/灰蓝,边缘呈云雾状。此细胞为()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原始红细胞D中幼红细胞E原始淋巴细胞F浆细胞G破骨细胞H成骨细胞I内皮细胞J组织嗜碱细胞K颗粒型巨核细胞

考题 配伍题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较大,圆形或椭圆形,位于中央或稍偏一侧,核染色质纤细,呈颗粒状,核膜较厚,界线清楚,核仁1~2个。胞质较少,呈淡蓝色,透明,核周界明显,无颗粒。是哪种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直径的2/3以上,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的小块,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是哪种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类椭圆形,胞核较大,约占细胞的2/3以上,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排列均匀,无浓集,核膜较模糊。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无颗粒。是哪种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较大,圆形,类圆形,核染色质纤细,呈疏松网状,核仁1~3个。胞质较丰富,呈灰蓝色,不透明,边缘不规则,有时可见伪足状突出。是哪种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1~2个,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是哪种细胞()A原始红细胞B原始粒细胞C原始单核细胞D原始淋巴细胞E早幼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