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突出的表现是
A.福建、山东一些地区成为特色农业生产区B.浙江嘉兴使用纱绸机
C.江浙一些农村崛起为工商业市镇D.商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推广
C.江浙一些农村崛起为工商业市镇D.商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推广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明清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突出的表现是 A.福建、山东一些地区成为特色农业生产区B.浙江嘉兴使用纱绸机 C.江浙一些农村崛起为工商业市镇D.商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推广” 相关考题
考题
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考题
关于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二级结构
B.农、林、牧、副、渔五大部门,称为农村产业结构的第一层或一级结构
C.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
D.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三级结构
考题
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
B. 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比重为最高
C. 根据该表可以准确得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 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其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多于苏北地区
考题
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考题
《数字中国-2014》:“江浙地区的工商业市镇,在宋代出现71个,明代达到318个,清代(1840年前)增加到487个。”就明清时期而言,与这些市镇相关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体现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市镇的经济职能专门化分工明显C、位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要冲之地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高度发达繁荣
考题
据《数字中国网》载:“宋代江浙地区出现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8个,清代(1840年前)增加到487个。”与这些市镇明清时期状况不符的是()A、是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分工扩大的产物B、推动了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C、城市存在使用雇工生产的手工工场D、位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要冲
考题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经济初探》中写道:明清之时的太湖地区,市镇林立,大体形成了一个三五里一市、十数里一镇的局面。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A、以农村为中心逐步向城市延伸B、不断进步并且逐步向农村延伸C、以城市为中心缓慢向前发展D、游离于城市乡村之间逡巡不前
考题
单选题黄酒主要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其中以()的产品最为著名。A
浙江绍兴B
浙江嘉兴C
福建龙岩D
山东烟台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