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三十五岁男性,因发热及口腔黏膜糜烂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T37.8℃,全身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糜烂,唇黏膜可见多个0.5cm左右灰白色斑块。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一期梅毒

B、二期梅毒

C、三期梅毒

D、软下疳

E、淋病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可分为后天梅毒和胎传梅毒

B、后天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C、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

D、三期梅毒的口腔黏膜损害主要是三期梅毒舌炎和树胶肿

E、哈坎森牙是二期梅毒的标志性损害

关于梅毒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煮沸可在短期内将其杀灭

B、易存活于潮湿的环境

C、耐寒力强

D、一般消毒荆难于将其杀灭

E、最适温度37℃


参考答案

更多 “ 三十五岁男性,因发热及口腔黏膜糜烂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T37.8℃,全身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糜烂,唇黏膜可见多个0.5cm左右灰白色斑块。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三期梅毒D、软下疳E、淋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可分为后天梅毒和胎传梅毒B、后天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C、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D、三期梅毒的口腔黏膜损害主要是三期梅毒舌炎和树胶肿E、哈坎森牙是二期梅毒的标志性损害关于梅毒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煮沸可在短期内将其杀灭B、易存活于潮湿的环境C、耐寒力强D、一般消毒荆难于将其杀灭E、最适温度37℃ ” 相关考题
考题 35岁,男性,因发热及口腔黏膜糜烂前来就诊,患者自诉有不洁性交史。查体:T37.8℃,全身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糜烂,唇黏膜可见多个0.5cm左右灰白色斑块。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三期梅毒D、软下疳E、淋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可分为后天梅毒和胎传梅毒B、后天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C、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D、三期梅毒的口腔黏膜损害主要是三期梅毒舌炎和树胶肿E、哈钦森牙是二期梅毒的标志性损害关于梅毒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煮沸可在短期内将其杀灭B、易存活于潮湿的环境C、耐寒力强D、一般消毒剂难于将其杀灭E、最适温度37℃

考题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5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B.恶性组织细胞病C.淋巴瘤D.艾滋病E.克罗恩病

考题 三十五岁男性,因发热及口腔黏膜糜烂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T37.8℃,全身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糜烂,唇黏膜可见多个0.5cm左右灰白色斑块。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分为后天梅毒和胎传梅毒 B.哈坎森牙是二期梅毒的标志性损害 C.三期梅毒的口腔黏膜损害主要是三期梅毒舌炎和树胶肿 D.后天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E.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

考题 三十五岁男性,因发热及口腔黏膜糜烂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T37.8℃,全身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糜烂,唇黏膜可见多个0.5cm左右灰白色斑块。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关于梅毒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煮沸可在短期内将其杀灭 B.一般消毒荆难于将其杀灭 C.耐寒力强 D.最适温度37℃ E.易存活于潮湿的环境

考题 三十五岁男性,因发热及口腔黏膜糜烂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T37.8℃,全身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糜烂,唇黏膜可见多个0.5cm左右灰白色斑块。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淋病 B.二期梅毒 C.一期梅毒 D.三期梅毒 E.软下疳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5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若皮肤出现紫红色浸润斑或结节则应考虑A:结节病B:卡波西肉瘤C:药疹D:过敏性紫癜E:全身血管炎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5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B:恶性组织细胞病C:淋巴瘤D:艾滋病E:克罗恩病

考题 患者男性,35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若皮肤出现紫红色浸润斑或结节则应考虑 A.结节病 B.卡波西肉瘤 C.药疹 D.过敏性紫癜 E.全身血管炎

考题 患者男性,35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淋巴瘤 D.艾滋病 E.克罗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