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考题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一重要举措。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O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请回答以下 46~50 题:第 46 题 依据《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路定位是( )。A.自主创新的示范基地B.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C.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D.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考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考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考题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地区名称 面积/ 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亿 地区生产总值占
地区总和的比重
长江三角洲地区 33 1.68 20%
环渤海地区 112 2.40 22%
中部地区 87.1 3.08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 29.9 0.98 13%
西南地区 142 2.43 11%
东北地区 124 1.13 15%
西部地区 307 0.82 5%
各地区中,人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
B. 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环渤海地区
D. 西部地区
考题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地区名称 面积/ 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亿 地区生产总值占
地区总和的比重
长江三角洲地区 33 1.68 20%
环渤海地区 112 2.40 22%
中部地区 87.1 3.08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 29.9 0.98 13%
西南地区 142 2.43 11%
东北地区 124 1.13 15%
西部地区 307 0.82 5%
各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西南地区
B. 中部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考题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下列均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A.徐州、合肥、衢州
B.上海、舟山、宿迁
C.嘉兴、无锡、铜陵
D.蚌埠、台州、南京
考题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题。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查看材料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考题
根据读全国(中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近50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图,
关于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一直呈减少趋势
B.1985年,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年递减率达到最大值
C.1980--1995年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均有两个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
D.1994年以后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维持了总量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