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行车带局部出现了“弹簧”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禽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写出4条即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行车带局部出现了“弹簧”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禽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写出4条即可?”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
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 + 200~K32 + 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
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土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问题】
1.背景资料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3.根据公路工程变更后合同价款的确定方法,结合背景资料,填料变更的变更价款应如何确定?
4.施工单位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考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一级公路E3 标段(K15+000~K16+500)土方路堤加宽工程,原路堤高度
为21m。由于路堤加宽部分地基为软土地基,施工单位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减少路基工后沉降,
对高路堤拓宽部分的地基采取塑料排水板处理措施。其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
→机具就位→(A)→插入套管→拔出套管→(B)→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路堤加宽前,施
工单位按设计拆除老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然后直接
填筑加宽路堤填料。
由于该标段加宽路堤工程量较大,工期紧张,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尤其重视,对技术文
件、报告、报表进行全面深入审核与分析,并采取测量、试验、分析、记录、总结改进、监督等各
种方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控制。
为了保证质量,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以下事件施工:
事件1:确定路基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路基原地面处理,并认真整平压实;
3)使用适宜材料;
事件2:加宽路堤部分由于地面横坡为1:4,施工单位将地表表层土清除,压实地表,然后填筑路
堤填料。填筑时,从原地面最低点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路床部分填筑的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5%,
在上路堤的压实度不小于94%,下路堤的压实度不小于93%。
事件3:由于加宽路堤为高路堤,为防止滑坡,施工单位采用了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支挡。施工
单位在施工中,在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对墙背土进行回填,采用冲击压实法进行碾
压。
事件4: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施工单位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
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并对加宽路基进行了全面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压
实度(△)、弯沉值(△)、宽度和边坡,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事件5:根据土方路基施工特点,施工单位配置了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械、平地机、挖掘机、压路
机、自卸汽车。在施工时,因装载械操作人员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
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指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中A、B 工序名称。
2、指出路堤加宽错误之处,并改正。说明加宽路堤填料选择要求。
3、补充路基质量控制关键点。
4、依据上述路堤检测内容能否认定质量合格?请简述原因?
5.改正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6.指出事件2 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考题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下一步处理程序应当是( )。A、总监理工程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签发工程暂停令
B、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事故调查
C、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D、施工单位实施处理,项目监理机构跟踪调查
考题
某公路路基填筑工程在施工完成半月后,一段路基(约有80m长)整体失稳垮塌,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表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该路基施工时盲目赶进度,未将原地面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所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施工单位用于这次返工的各项费用共计90万元,事后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索赔的各种文件资料,要求建设单位对返工所花费的90万元给予赔偿。
【问题】2.试分析对该质量事故,监理单位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考题
某公路路基填筑工程在施工完成半月后,一段路基(约有80m长)整体失稳垮塌,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表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该路基施工时盲目赶进度,未将原地面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所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施工单位用于这次返工的各项费用共计90万元,事后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索赔的各种文件资料,要求建设单位对返工所花费的90万元给予赔偿。
【问题】1.试分析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为什么?
考题
某公路路基填筑工程在施工完成半月后,一段路基(约有80m长)整体失稳垮塌,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表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该路基施工时盲目赶进度,未将原地面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所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施工单位用于这次返工的各项费用共计90万元,事后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索赔的各种文件资料,要求建设单位对返工所花费的90万元给予赔偿。
【问题】6.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实行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考题
某公路路基填筑工程在施工完成半月后,一段路基(约有80m长)整体失稳垮塌,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表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该路基施工时盲目赶进度,未将原地面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所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施工单位用于这次返工的各项费用共计90万元,事后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索赔的各种文件资料,要求建设单位对返工所花费的90万元给予赔偿。
【问题】3.根据题意,你认为此次质量事故属于哪级哪类事故?为什么?
考题
某公路路基填筑工程在施工完成半月后,一段路基(约有80m长)整体失稳垮塌,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表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该路基施工时盲目赶进度,未将原地面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所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施工单位用于这次返工的各项费用共计90万元,事后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索赔的各种文件资料,要求建设单位对返工所花费的90万元给予赔偿。
【问题】4.请说明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哪几类?
考题
某公路路基填筑工程在施工完成半月后,一段路基(约有80m长)整体失稳垮塌,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表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该路基施工时盲目赶进度,未将原地面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所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施工单位用于这次返工的各项费用共计90万元,事后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索赔的各种文件资料,要求建设单位对返工所花费的90万元给予赔偿。
【问题】5.公路工程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考题
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土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考题
背景资料(09考点): 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上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问题: 1、根据背景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考题
背景材料:某承包人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路基填料为土方。承包人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问题:对路基“弹簧”治理,除了背景材料中给出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来治理?
考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实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它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 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案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请评价该施工单位施工方案. 2、填料最佳含水量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 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为什么? 4、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题
“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案例答案解析题: 案例背景资料(04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21.7km的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22+300~K22+7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填方平均高度为12m左右.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土的强度符合要求,然后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由于前后路段开挖后,可调运利用的填料主要是石方,为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在请示建设单位后,施工单位将填土路基变更为填石路基,边坡为1:1.5.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倾填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床底面下1.0m范围内改为分层填筑并压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验.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经处理后,该项目通过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问题: 1.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应该实测哪些项目?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承包人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路基填料为土方。承包人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问题:对路基“弹簧”治理,除了背景材料中给出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来治理?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09考点): 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上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问题: 1、根据背景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土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实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它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 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案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请评价该施工单位施工方案. 2、填料最佳含水量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 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为什么? 4、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案例答案解析题: 案例背景资料(04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21.7km的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22+300~K22+7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填方平均高度为12m左右.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土的强度符合要求,然后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由于前后路段开挖后,可调运利用的填料主要是石方,为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在请示建设单位后,施工单位将填土路基变更为填石路基,边坡为1:1.5.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倾填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床底面下1.0m范围内改为分层填筑并压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验.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经处理后,该项目通过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问题: 1.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应该实测哪些项目?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行车带局部出现了“弹簧”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禽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该事故被施工单位定性为“质量问题”是否正确,施工单位处理质量事故时,事故上报的单位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依次改正?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行车带局部出现了“弹簧”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禽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析施工中可能造成路基局部出现“弹簧”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行车带局部出现了“弹簧”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禽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写出4条即可?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