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 (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的μzs,与《荷载规范》7.3节规定的μzs,有何联系? (2)第3.2.5条和第3.2.6条中的H/B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参考答案
更多 “ 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 (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的μzs,与《荷载规范》7.3节规定的μzs,有何联系? (2)第3.2.5条和第3.2.6条中的H/B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 (2006年版)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定值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B)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C)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D)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考题
对于吊车的动力系数,《荷载规范》5.3.1条规定"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而《钢规》3.1.6条关于动力系数的规定中,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
考题
关于《荷载规范》,有下面的问题:(1)楼面活荷载为什么要折减?(2)该规范4.1.2条第1款应如何理解?其原文如下: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考题
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第4.3.1条规定,模板、钢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模板支撑系统()要求。A、规范B、规定C、方案D、设计荷载
考题
《砌体规范》10.5.6条原文如下: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框支墙梁内力应按本规范第7.3节的有关规定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第5.1.3条的有关规定计算。但托粱弯矩系数αM、剪力系数βv应予增大;增大系数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取为1.10,当抗震等级为二级时,取为1.05,当抗震等级为三级时,取为1.0。该条的条文说明指出:"重力荷载代表值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第5.1.3条的有关规定计算,即取全部重力荷载不另行折减"。这个"不另行折减"如何理解?是不是说取重力荷载代表值=1.0恒+1.0活,而不是1.0恒+0.5活?《抗规》5.1.3条中倒是有1.0恒+1.0活的情况,但是只适用于"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2007年真题]A
定值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B
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C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D
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考题
问答题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的μ[zs,gif],与《荷载规范》7.3节规定的μ[zs,gif],有何联系?(2)第3.2.5条和第3.2.6条中的H/B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考题
问答题对《公路通用规范》的4.3.1条,有以下疑问:(1)"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容易混淆,应如何区分?(2)条文说明以及4.3.2条中均说到"局部加载",如何理解?(3)表4.3.1-4规定了多车道折减系数,在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时,要不要考虑多车道折减?
考题
单选题关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中的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设计表达式,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8)式(8.2.4-1)或式(8.2.4-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其对结构不利时应取1.3,有利时不应大于1.0B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和γQi当其对结构不利时,一般应取1.5,有利时应取0C
ψci为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其值不应大于1,并由荷载规范按不同荷载给出D
ψ为框、排架的简化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荷载组合系数,当有风荷载参与组合时取ψ=0.9
考题
问答题对于吊车的动力系数,《荷载规范》5.3.1条规定"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而《钢规》3.1.6条关于动力系数的规定中,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
考题
问答题关于《荷载规范》,有下面的问题: (1)楼面活荷载为什么要折减? (2)该规范4.1.2条第1款应如何理解?其原文如下: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 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