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
- 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
- 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
- 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
- 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
- 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
- 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参考答案
更多 “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相关考题
考题
下面对术后镇痛常用给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间断给药:根据半衰期和作用时间间断给药,缺点是镇痛不连续,药效减弱时,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如果采用肌内注射方法,患者将更加难以接受B、连续给药:使用微量泵连续经静脉、皮下和椎管内给药,镇痛效果连续,满意度高;缺点是如药量设置不当,久输后可能药物蓄积而出现不良反应C、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多功能、具安全控制系统的微电脑输液泵,患者通过按压给药按钮自行给药,来满足个人镇痛需要D、PCA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节省用药,不良反应较少。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可分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患者自控外周神经阻滞镇痛和患者自控气管内镇痛、患者自控鼻腔镇痛等E、超前镇痛:在伤害性冲动产生之前给予镇痛药物,阻断伤害性刺激后神经和神经元过度兴奋和递质过度释放,从而减低疼痛强度
考题
PCA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常用和最理想的方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PCA需设置负荷剂量(Loading Dose)B、术后立刻给予C、所选药物需起效快,剂量应能缓解术后痛D、为了不影响术后清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术后可有短暂镇痛空白期E、也可术前使用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实现超前镇痛
考题
术后镇痛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术后镇痛提倡多模式镇痛B、术后镇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以及医院的现有医疗条件等来进行C、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镇痛方法应因人而异,不可机械地套用固定的药物方案;个体化镇痛的最终目标是应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D、术后镇痛的方法有硬膜外、静脉、神经阻滞、肌内注射、局部浸润镇痛,以及皮下、口服、直肠、舌下用药镇痛E、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镇痛方法应因人而异,不可机械地套用固定的药物方案;个体化镇痛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合适的剂量达到镇痛效果
考题
下列有关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只适合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B.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完全由病人自行控制C.考虑了不同个体之间药代学和药动学的差异性,可防止药物过量和镇痛不足D.只有静脉给药和椎管内给药两种方式E.静脉PCA通常选用阿片类药物和局麻药联合用药
考题
关于PCA技术参数,叙述正确的有A、负荷量是最大的有效镇痛浓度B、单次给药剂量是每次按压PCA键所给的镇痛药剂量C、锁定时间是2次PCA按键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D、单位时间最大剂量指最大单位时间内的使用量E、背景剂量可以减轻患者的操作负担,改善镇痛效果
考题
男性,38岁,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手术完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该患者的术后镇痛宜采用何种方式A、口服镇痛剂B、间断肌注镇痛剂C、硬膜外单次注药术后镇痛D、PCA术后止痛E、肋间神经阻滞该患者术后止痛首选哪种PCAA、静脉PCA (PCIA)B、硬膜外PCA (PCEA)C、胃肠道PCAD、皮下PCA (PCSA)E、胸膜腔和神经丛PCA硬膜外PCA首选用药组合是A、利多卡因和曲马朵B、利多卡因和吗啡C、布比卡因和曲马朵D、布比卡因和芬太尼E、丁卡因和吗啡对于该患者硬膜外PCA的参数设置哪项是错误的A、负荷量5mlB、背景流量2ml/hC、单次给药量2mlD、锁定时间15min,每日总量不超过100mlE、锁定时间15min,每日总量不超过245ml如果患者因故不能使用硬膜外PCA,还可选择何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式A、静脉PCA(PCIA),皮下PCA(PCSA),胸膜腔PCAB、口服镇痛剂C、间断肌注镇痛剂D、肋间神经阻滞E、手术切口局麻药浸润下列哪项不是PCEA的镇痛优点A、镇痛作用确切,副作用少,对机体干扰小B、患者可根据止痛效果自行调整用药,使镇痛作用更完善,副作用降低到最少C、不用担心导管脱落和感染等问题D、血药浓度平稳,镇痛作用稳定,不产生欣快感,极少发生呼吸抑制E、多种参数设计保证PCA的安全性
考题
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该患者术后安静时镇痛效果尚可,但活动时仍有明显的运动痛,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不予处理B、连续给予2~3次冲击剂量C、静脉或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D、静脉或肌内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E、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5~0.5mg/kgF、限制活动关于静脉PCA的配方,叙述正确的是A、吗啡和曲马多是常用的镇痛药B、该患者的配方是完全正确的C、该患者的配方中冲击剂量过小,应为日剂量的1/12~1/15D、也可将帕瑞昔布与吗啡一起泵注E、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消炎药有镇痛相加或协同作用F、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与纯激动剂联合使用也是适合的选择
考题
患者女,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PCA与传统镇痛方法相比的优点有A、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B、患者可自行控制C、给药及时D、护士操作方便E、患者携带方便F、能满足患者个体镇痛需要此时应给予的处理有(提示患者PCA镇痛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A、安慰患者B、协助患者翻身、拍背C、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D、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E、嘱患者深呼吸F、加快液体滴注速度PCA常见的不良反应有A、恶心、呕吐B、尿潴留C、呼吸抑制D、睡眠障碍E、幻觉F、焦虑G、躁动针对患者现在的情况,给予的护理对策有(提示患者咳嗽时疼痛加剧,惧怕咳嗽。)A、创造安静的休养环境,减少噪音B、心理护理,取消患者顾虑C、半卧位D、训练腹式呼吸E、协助翻身、拍背、咳嗽F、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针对这种情况,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有(提示患者及其家属害怕使用镇痛药后会成瘾,拒绝使用镇痛药物。)A、告知疼痛对机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B、强调患者有权享受术后无痛经历C、告知镇痛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D、说明何时表达及如何表达疼痛反应E、介绍自我解痛方法F、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难免的,应该忍着G、告知患者疼痛时尽量保持体位不动术后镇痛的意义有A、提高患者自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能力B、控制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C、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D、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E、减少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F、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考题
患者男,50岁,晚期食管癌患者。剧烈痛,VAS8分,服用硫酸吗啡缓释片,300mg/d,疼痛可缓解到VAS3分,但有严重便秘。该患者在最初使用阿片类药时曾用静脉滴定法确定合适的镇痛药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的组成要件是()。A、给予负荷剂量,迅速镇痛,给予持续剂量,持续镇痛B、根据疼痛强度,疼痛性质,按照疼痛阶梯从非甾体消炎药,弱阿片类药过度到强阿片类药,口服1片起C、包括负荷剂量,持续剂量,制止突发痛的剂量,并注意负荷量和突发量的2次给药间隔时间要以药物作用高峰消失为准D、小量多次给药达到VAS评分减低50%E、首剂量要低,根据镇痛的情况逐步加量,5个药物半衰期后达到稳态
考题
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该患者术后安静时镇痛效果尚可,但活动时仍有明显的运动痛,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不予处理B、连续给予2~3次冲击剂量C、静脉或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D、静脉或肌内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E、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5~0.5mg/kgF、限制活动
考题
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关于静脉PCA的配方,叙述正确的是()。A、吗啡和曲马多是常用的镇痛药B、该患者的配方是完全正确的C、该患者的配方中冲击剂量过小,应为日剂量的1/12~1/15D、也可将帕瑞昔布与吗啡一起泵注E、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消炎药有镇痛相加或协同作用F、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与纯激动剂联合使用也是适合的选择
考题
下面对神经安定、镇静催眠、静脉全麻等类药用于术后镇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镇静、抗焦虑治疗具有辅助镇痛作用B、用于镇静、抗焦虑治疗的药物有神经安定类、镇静催眠类药物C、小剂量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可作为术后辅助镇痛药D、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也是目前术后较常用的辅助镇痛药E、这些药物没有封顶效应,加大剂量应用没有危害
考题
关于PCA的技术参数的解释和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锁定时间是指该时间段内PCA装置对病人的任何指令不反应B、单次给药量是指患者每次按压PCA泵所给的镇痛药剂量C、给予负荷剂量旨在迅速达到镇痛所需的血药浓度,即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D、最大给药剂量是指PCA装置在单位时间内给药剂量的限定参数,PAC装置的另一保护性措施E、连续背景输注可以减少患者PCA的次数,减少镇痛药血药浓度的波动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该患者术后安静时镇痛效果尚可,但活动时仍有明显的运动痛,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不予处理B连续给予2~3次冲击剂量C静脉或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D静脉或肌内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E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5~0.5mg/kgF限制活动
考题
多选题关于PCA技术参数,叙述正确的有()。A负荷量是最大的有效镇痛浓度B单次给药剂量是每次按压PCA键所给的镇痛药剂量C锁定时间是2次PCA按键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D单位时间最大剂量指最大单位时间内的使用量E背景剂量可以减轻患者的操作负担,改善镇痛效果
考题
单选题关于PCA的技术参数的解释和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锁定时间是指该时间段内PCA装置对病人的任何指令不反应B
单次给药量是指患者每次按压PCA泵所给的镇痛药剂量C
给予负荷剂量旨在迅速达到镇痛所需的血药浓度,即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D
最大给药剂量是指PCA装置在单位时间内给药剂量的限定参数,PAC装置的另一保护性措施E
连续背景输注可以减少患者PCA的次数,减少镇痛药血药浓度的波动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0岁,晚期食管癌患者。剧烈痛,VAS8分,服用硫酸吗啡缓释片,300mg/d,疼痛可缓解到VAS3分,但有严重便秘。该患者在最初使用阿片类药时曾用静脉滴定法确定合适的镇痛药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的组成要件是()。A
给予负荷剂量,迅速镇痛,给予持续剂量,持续镇痛B
根据疼痛强度,疼痛性质,按照疼痛阶梯从非甾体消炎药,弱阿片类药过度到强阿片类药,口服1片起C
包括负荷剂量,持续剂量,制止突发痛的剂量,并注意负荷量和突发量的2次给药间隔时间要以药物作用高峰消失为准D
小量多次给药达到VAS评分减低50%E
首剂量要低,根据镇痛的情况逐步加量,5个药物半衰期后达到稳态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PCA与传统镇痛方法相比的优点有()。A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B患者可自行控制C给药及时D护士操作方便E患者携带方便F能满足患者个体镇痛需要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针对这种情况,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有(提示患者及其家属害怕使用镇痛药后会成瘾,拒绝使用镇痛药物。)()。A告知疼痛对机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B强调患者有权享受术后无痛经历C告知镇痛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D说明何时表达及如何表达疼痛反应E介绍自我解痛方法F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难免的,应该忍着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提示:患者及其家属害怕使用镇痛药后会成瘾,拒绝使用镇痛药物。针对这种情况,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有()A告知疼痛对机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B强调患者有权享受术后无痛经历C告知镇痛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D说明何时表达及如何表达疼痛反应E介绍自我解痛方法F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难免的,应该忍着G告知患者疼痛时尽量保持体位不动
考题
单选题PCA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常用和最理想的方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
PCA需设置负荷剂量(LoadingDosE.B
术后立刻给予C
所选药物需起效快,剂量应能缓解术后痛D
为了不影响术后清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术后可有短暂镇痛空白期E
也可术前使用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实现超前镇痛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