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是A、血小板计数B、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凝血酶原时间D、国际标准化比值E、纤维蛋白原
考题
监测口服抗凝药的可靠指标是A.凝血酶原时间B.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C.凝血酶原时间比率D.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E.凝血酶时间
考题
口服香豆素抗凝药的首选监测指标是A.凝血酶原时间(PT)B。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凝血酶原活动度(PTA)E.国际敏感指数(ISI)
考题
口服抗凝药的监测的可靠指标A.凝血酶原时间B.国际标准化比值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凝血酶时间E.纤维蛋白原
考题
肝素治疗的监测首选A.凝血酶原时间B.国际标准化比值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凝血酶时间E.纤维蛋白原
考题
哪项不是凝血酶原的报告方式A、秒数B、国际标准化比值C、与正常对照的差值D、凝血酶原活动度E、凝血酶原比率
考题
外源性凝血系统状态评估的指标不包括()
A.凝血酶原时间(PT)B.凝血时间(CT)C.凝血酶原活动度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考题
下列关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描述,正确的是
考题
监测口服抗凝药的可靠指标是A:凝血酶原时间B: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C:凝血酶原时间比率D: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E:凝血酶时间
考题
永久性房颤患者,应长期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INR)维持在()之间。
考题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
考题
简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原理、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
考题
李某,男,70岁。慢性心房颤动病史4年,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应定期检测的实验室指标是()A、电解质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凝血酶时间D、出血时间E、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考题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参考值范围是()。A、因ISI不同而异B、1±0.5C、1±0.15D、1.5±0.5E、1±1.5
考题
单选题肝素治疗的监测首选()A
凝血酶原时间B
国际标准化比值C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
凝血酶时间E
纤维蛋白原
考题
单选题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控制在( )。A
1.0~1.9B
2.0~3.0C
3.1~3.5D
3.6~4.0E
>4.0
考题
单选题口服抗凝药的监测的可靠指标()A
凝血酶原时间B
国际标准化比值C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
凝血酶时间E
纤维蛋白原
考题
单选题监测口服抗凝药的可靠指标是()A
凝血酶原时间B
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C
凝血酶原时间比率D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E
凝血酶时间
考题
单选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参考值范围是()。A
因ISI不同而异B
1±0.5C
1±0.15D
1.5±0.5E
1±1.5
考题
单选题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是()A
血小板计数B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
凝血酶原时间D
国际标准化比值E
纤维蛋白原
考题
问答题简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原理、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