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矿体下盘受矿体开采的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好,一般开拓系统尽量布置在下盘。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采用竖井开拓时,主副井尽可能布置在矿体厚度大的部位的中央下盘,且尽量集中、布置不占用或少占用农田。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矿床开采中,无论掘进和采矿都要采掘部分围岩,其矿体厚度属于( )。A.极薄矿体
B.薄矿体
C.中厚矿体
D.厚矿体
考题
矿体厚度为4—10一15m是()。A、极薄矿体B、薄矿体C、中厚矿体D、厚矿体
考题
()尽可能布置在矿体厚度大部分的中央下盘,且尽量集中布置,不占或少占农田。A、主井B、副井C、风井D、溜井
考题
细脉浸染状或块状矿体通常采用()的工程布置形式进行勘查。A、勘查线B、勘查网C、水平勘查D、垂直勘查
考题
钻孔的布置尽可能地沿矿体的()方向,即钻孔轴线()矿体表面。
考题
布置在矿体内的沿脉称为(),布置在围岩中的沿脉称为()。
考题
在穿脉坑道中,当矿体缓倾斜时,倾角30°,样槽沿()方向布置;当矿体倾角较陡时,倾角60°,样槽需沿()方向布置。
考题
探矿坑道主要指沿脉和穿脉。其中,()坑道应布置在相应勘查线上;而()坑道一般布置在主矿体内或其下盘。
考题
刻槽法的样槽应沿矿体物质成分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并穿过矿体全部。
考题
矿体厚度小于()米的称为极薄矿体,矿体厚度大于()米的称为极厚矿体。
考题
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考题
矿体按厚度分类,矿体厚度在0.8米以下为();()厚度在0.8~4m之间;中厦矿体厚度为();厚矿体厦度为10—15~40m;极厚矿体厚度大于40m。
考题
填空题矿体按厚度分类,矿体厚度在0.8米以下为();()厚度在0.8~4m之间;中厦矿体厚度为();厚矿体厦度为10—15~40m;极厚矿体厚度大于40m。
考题
填空题钻孔的布置尽可能地沿矿体的()方向,即钻孔轴线()矿体表面。
考题
填空题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考题
单选题细脉浸染状或块状矿体通常采用()的工程布置形式进行勘查。A
勘查线B
勘查网C
水平勘查D
垂直勘查
考题
多选题()尽可能布置在矿体厚度大部分的中央下盘,且尽量集中布置,不占或少占农田。A主井B副井C风井D溜井
考题
填空题布置在矿体内的沿脉称为(),布置在围岩中的沿脉称为()。
考题
单选题在矿床开采中,无论掘进和采矿都要采掘部分围岩,其矿体厚度属于()。A
极薄矿体B
薄矿体C
中厚矿体D
厚矿体
考题
填空题探矿坑道主要指沿脉和穿脉。其中,()坑道应布置在相应勘查线上;而()坑道一般布置在主矿体内或其下盘。
考题
填空题矿体厚度小于()米的称为极薄矿体,矿体厚度大于()米的称为极厚矿体。
考题
判断题沿脉坑道通常布置在主矿体内或其下盘。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矿体厚度为4—10一15m是()。A
极薄矿体B
薄矿体C
中厚矿体D
厚矿体
考题
填空题在穿脉坑道中,当矿体缓倾斜时,倾角60°,样槽需沿()方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