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 )m的范围内。A.1
B.2
C.3
D.4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应根据()等确定。A、 地质条件
B、 量测项目
C、 施工方法
D、 监控人员素质
E、 隧道长度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m的范围内。A、 1
B、 2
C、 3
D、 4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 测点应距开挖面( ) 的范围内尽快安设, 并应保证爆破后 24h 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A.1m
B.2m
C.3m
D.4m
考题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距离为1~2倍隧道开挖宽度时,监控量测频率宜为( )。A.2次/d
B.1次/d
C.1次/(2~3d)
D.1次/(7d)
考题
监控量测测点,不管是必测项目还是选测项目都要及时埋没,要求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始读数。
考题
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 )。A:1次/d
B:2次/d
C:3次/d
D:4次/d
考题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开挖工作面周围( )倍洞径范围内受开挖影响最大。A:1
B:2
C:3
D:45中,09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要求确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监测点距开挖面为1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6倍极限相对位移
B.监测点距开挖面为2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9倍极限相对位移
C.监测点距开挖面为5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95倍极限相对位移
D.监测点距开挖面较远时,允许值为1倍极限相对位移
考题
隧道施工监控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 )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A:1m
B:2m
C:3m
D:4m
考题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要求观测基准点应设在距离观测点( )倍洞径以外的稳定点处,每断面布设1-3测点。A:1
B:2
C:3
D:4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及时埋设,要求在距离开挖面2米范围内,开挖后( )内完成,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读数。A.6h
B.12h
C.24h
D.48h
考题
隧道施工监控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出读数。( )
考题
隧道施工监控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 )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A.1m
B.2m
C.3m
D.4m
考题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开挖工作面,四周( )倍洞径范围内受开挖影响最大。A:1
B:2
C:3
D:4
考题
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 )。A.1次/d
B.2次/d
C.3次/d
D.4次/d
考题
坑道腰线测量,腰线点应三对一组,相邻点距不应于()m。A、1B、2C、3D、4
考题
量油孔距罐壁的距离一般应≮()m。A、1B、2C、3D、4
考题
承力索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m。A、1B、2C、3D、4
考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
考题
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时要求仪器(测点)埋设要尽量靠近开挖掌子面,距离不超过()。A、1mB、2mC、3mD、4m
考题
拔出法测混凝土的强度时,在2m×2m的范围内常取几个实验点()。A、1B、2C、3D、4
考题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要求观测基准点应设在距离观测点()倍洞径以外的稳定点处,每断面布设1-3个测点。A、1B、2C、3D、4
考题
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m。A、1B、2C、3D、4
考题
单选题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m的范围内。A
1B
2C
3D
4
考题
单选题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A
1次/天B
2次/天C
3次/天D
4次/天
考题
判断题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前测取初读数。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距开挖面( )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 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A
1mB
2mC
3mD
4m